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82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1810:54:26

    【续上】

    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社会关系的实质所在。

    人类个体之间必须确立某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关系,并为关系所制约,完全起因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别。

    个体之间的差别消失了,社会关系就会失去对社会秩序的价值。

    秩序的功能体现在调节、控制、疏导差异对个体影响的力量,保证人类生活的和谐与正义性质。

    2011-10-1810:56:11

    【续上】

    现代社会对差异的非难,大概与差异曾经导致社会不平等相关。

    不过,如果说不平等是古代社会秩序的一个基本缺陷的话,它与差异并无直接关系,因为差异导致人们不能容忍的社会不平等的产生,是由于差异被某时代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理念所利用的结果。

    差异本身不会带来社会不平等,因为它从不平等的社会秩序中得不到任何好处,只有创造观念、主宰社会理念的智力优势者,或掌握这些智力优势者命运的人们,才能从不平等中得到最大的好处。

    平等是可贵的,但平等也同样有被这样利用的危险,甚至危险更大。

    2011-10-1810:58:14

    【续上】

    人类历史证明,以差异还是以平等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并不会导致社会秩序形式上的差别。

    因为社会关系并不等同于社会秩序。

    人类社会的几个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创造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伦理关系——在文明的整个历史中,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实质和核心内容;但社会秩序的形式却不断变易,它最大可能地适应着人们观念上的好恶。

    差异不一定与**和君主制相联系,平等并不能保证社会秩序与**和独裁无缘。

    可以断言,差异和平等之于社会关系的范畴,在具有正义的性质时,才会带来健康、和谐的秩序生活;不论以差异为基础还是以平等为基础建立社会秩序,都不能消除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事实。

    2011-10-1811:00:00

    【续上】

    我们的认识是,现代人不应该在平等的光环下去错误地厌恶差异,应该正视人与人存在差别这一不言自证的事实,尊重差异,尊重差异对社会秩序具有的永恒的价值,并重新积极地将其引入现代社会秩序之中。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差别,个体就不会奋进,人类也难以解决必须要面对的各类生存挑战。

    2011-10-1811:01:13

    【续上】

    实际上,现代人不是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而是分不清这些问题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

    在现代人接受平等观念而扬弃差异观念的过程中,技术主义正取代自然主义,而为我们提供了似乎无所不能的力量。

    因为我们曾经痛苦于差异所造成的心灵创伤,而希望依靠各种技术的力量来抹平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差异。

    这种努力是极其可贵的,也似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同时造成的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却淹没于技术对自然的巨大胜利之中,而让人类的心灵在平等的梦想之中,来释放那根深蒂固的痛苦。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