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醉回七九当农民

正文 第五卷 辉煌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一炮(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永成知道自己在第一次地委委员会议上的亮相,相当

    如果自己提出的这个有关裁减临时用工的议题难以通过的话,那么自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虽然在事前的时候,吴永成就提前和地委书记李德安,就这个议题通过气,也得到了他的争取。

    可不管怎么说,裁减人员,即使是临时用工者,涉及到了几乎桓毕地区下面所属的十五个县市(或者说,地直单位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这从工作的归属范畴上来说的话,也理所当然地属于他行署这边的工作范围,他是不能推到别人的地界上去的。

    因此,在会议开始、轮到他发言的时候,吴永成翻开笔记本,首先先起了一个高调,把今年六月间国务院召开的那个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的一些内容,先搬了出来,也算是给自己下面的发言,拉一张强有力的“虎皮”吧。

    “同志们哪,不知道大家对这个百分之十五的概念是怎么想的。”吴永成说到这里,语气慢了下来,目光再次扫视了在座参加会议的各位地委委员们:“这是国务院要求各省、区,要按照每年解决15以上的进度,来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啊,这就意味着我们桓毕地区,必须要在每年减少五十一万的贫困人口。因为我们地区现在贫困人口数是三百四十万吧。

    大家都是在这里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了,对这里的情况,也都比我这个刚刚来到桓毕地区工作的新人熟悉,这个五十一万的数字,也意味着每年必须有将近于丹阳市这样的一个大县的人口啊!

    因此,我认为摆在我们大家目前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也是没有任何价钱可讲的。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切办法,使我们桓毕地区的经济有个大的跃进。这才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实现这个百分之十五的任务。”

    吴永成说到这里,拿起旁边的水杯,端到嘴边喝了一口,借以调整一下自己讲话的节奏。

    “呵呵,吴专员,任务大家都是非常明确的。可要实现我们地区每年百分之十五的减贫任务,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研究怎么才能快速地把我们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起来,开源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识时务的声音插了进来。

    众人们循着声音看过去。却发现这个发出不和谐声音者。是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刘茂之。

    此时他正以一种貌似很坦然地神情。面对着从各方投过来地视线。

    其实早在前几天地时候。刘茂之从丹阳市个别领导人地口中。得知了吴永成在到任地第三天。就以一种神秘地姿态。“突袭”了丹阳市林业局。

    因此。他认为iwyc之所以提出这样地议题。那就是针对丹阳市而来地。

    在刘茂之认为。丹阳市就是自己起家地老根据地。桓毕地区地那个人不知道。没有丹阳市地撤县建市。就没有他刘茂之地今天。

    或者换句话说。现在谁敢动丹阳市。那就是很明显地在和他刘茂之过不去。那是在打他刘茂之地脸。

    对于吴永成的到来,刘茂之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的气,认为是他的到来,才导致了自己接任行署专员美梦的破灭。

    可即使自己心里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吴永成的到来,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扭转的事实,自己也无法可想了,也只能是捏着鼻子承认了这个事实——谁让人家背后的靠山硬呢?!人家可是括号里还挂着一个副省部级的头衔呀!那哪是自己所能惹得起的呀!

    因此,除了在吴永成刚来的时候,刘茂之实在忍不住说了几句风凉话之后,从全区经济工作交账会议结束之后,刘茂之就下定了决心,准备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这个抢了自己职位的年轻专员好好配合,说不定吴永成两、三年高升离开桓毕地区之后,那个专员的位子还会稳稳地落在自己的手里。

    跟人家闹事,显然吃亏的还是自己,小胳膊扭不过大腿,这一点刘茂之比谁都清楚。

    可现在的态势是,眼前这个年轻的家伙,居然一到任之后,就把立威的靶子瞄准了自己,竟然跑到自己的大后方恣肆胡为,这简直就是对自己**裸的挑衅,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以想到这里,刘茂之就再也忍不住,不顾地委委员会议这样的场合,也开始对吴永成开了“第一炮”!

    哼哼,这就叫“来而不往非礼”也!

    面对刘茂之的跳出来,吴永成心里并没有感到多少的意外。

    早在他前几天心里筹谋这件事情的开始,就预料到这件事情绝对不会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你毕竟侵犯到不少人的既得利益了嘛!

    只不过,让他没有想到是的,有人竟然会在这个场合下跳出来发难,而且发难人,还是本应该和自己站在同一条战壕的、行署常务副专员刘茂之——按照通常的情况,行

    的领导们,那可是绝对应该无条件地支持专员一把手T[啊!

    他可是原来想着:即使有什么人为难,那也是在背后搞点什么小动作,聪明人那是根本不可能明着来反对自己的这个议题的。

    行,既然你愿意当这个反对派,那我就成全你!

    吴永成漠然地瞥了刘茂之一眼,心里暗暗地说:好啊,小子,这可是你自己不珍惜这个机会,本来我可是想和你在工作上好好地合作一把的,只是这几天忙于这个事情的操作,一时不得空抽不出时间,怎么就让你给突然跳了出来?!

    “咳咳……”吴永成放下杯子,轻轻地清了清嗓子,目光并没有看刘茂之所在的那个方向,淡然地说道:“茂之同志说的好像有点道理。

    是的,要在近段的时间内,扭转我们桓毕地区落后的经济格局,关键就在于如何想方设法地拓展增收的渠道,也就是他所说的‘开源’的问题。

    可刘茂之同志恰恰也忽略了一个简单的常识,那就是开源后半句还有一个节流的问题。

    试想,如果不注意节流这个关键环节,光开源的话,哪又有多少的开源措施,也填不满无休止地‘冒流’这个无底洞啊!”

    说道这里,吴永成有意停顿了一下,用余光快速地扫视了刘茂之一下,只见他的脑袋很明显地耷拉了下来,但心里暗暗地想了想:既然是他已经先不顾脸面了,那自己为何还要再给他留什么情面呢?!

    于是毫不客气地继续讲到:“就如行署办公室同志们搞的这个调研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丹阳市一个人口只有六十多万、财政收入每年仅仅五千万的小县级市,光超编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就超过了一万多人,这是正常编制的十倍还要多,这其中的临时用工人员,就达到了九千多。

    如果说,丹阳市的财政收入可以解决这部人的开销,那也算可以理解的。

    但让人寻味的是,他们每年的那点财政收入,连吃饭财政都满足不了,也仅仅能解决三分之一的开支,其余部分,还是每年要考地区财政来解决。

    我想不通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是工作量太大,迫切需要增人的话,那为什么在调查中发现,下面不少的基层中,所雇用的临时工因为太多,只能实行三分之一的轮班制度呢?!”

    “吴专员,如果仅仅只是一个解雇临时用工者的议题的话,我想,只要各县、各单位下一道简单的解雇通知书也就行了,没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小题大做地拿到地委委员会议上来讨论吧?!”

    刘茂之见吴永成现在干脆把矛头直接指向了丹阳市、自己的这个老根据地,根本就不给自己留一点面子了,他也把心一横,恼羞成怒地再次开口了——他妈的,反正已经撕破脸了,既然你不仁,那也休怪我刘某不义了,我就不相信你这个外地佬单身独人的,能把我这个地头蛇怎么样。

    哼哼,你不让我过得舒服,我也不会让你好受。

    我就不相信你能在桓毕地区呆一辈子,有本事咱们就耗着看一看:到底是谁笑在最后头。

    吴永成并没有因为刘茂之再次挑衅而发火,他的脸上还是那副不愠不火的神色:“刘茂之同志的这句话,就说得更有点离谱了。

    裁减多余的行政事业超编人员,不简简单单地是下一纸通知书,把那些雇用的临时人员打发了事,那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这其中涉及到下一步根据各个单位的编制情况、各位情况等,在确定了单位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的方案框架之后,再依据‘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优化原则,从而全面地提高我们桓毕地区整个的行政效率。”

    刘茂之不无讽刺地说道:“那依你吴专员的意思,我们地委、行署是不是还要再成立一个裁减办公室了?!”

    吴永成却好像没有提出刘茂之话中的嘲讽之意,正色地说道:“如果有可能的话,成立这么一个专门的效能领导小组,那也未尝不可,只是像你说的那个什么办公室,我看倒也未必了。

    目前下面的不少同志,都习惯了不假思索地跟着上面的调子走,你在这里敢成立一个什么裁减办公室,他那里也多半会照猫画虎地也成立这么一个相应的机构,照如此下去的话,岂不是临时用工没有精简下去多少,这临时机构却又多出了一个,那不是与我们今天这个会议的宗旨,背道而驰了吗?!”

    这下子刘茂之被吴永成反驳得一点脾气也没有了,他只能面红耳赤地耷拉着自己的脑袋,坐在那里喘着粗气。

    而在座的其他地委委员们,却是一个个坐在那里,只是目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地,俨然似一个个打坐的老和尚一样,谁也不吭气,静悄悄地听着行署那边的两位领导在那里争辩着。

    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咱才不去主动揽那摊子烂事呢!

    说了,这本来就是行署那边应该管的事情,谁有病去新来的年轻专员呢?!万一隔个两、三年的,人家一跃成为自己这边的顶头上司之后,那自己又该如何面对呢?!

    至于说刘茂之那个家伙,那就更不能去招惹了,那家伙是桓毕地区出了名的疯狗,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惜任何手段,据说刘茂之的儿子刘谦强,还是横行桓毕地区的一伙小流氓的头目呢!

    听人们说,那可是在桓毕地区挂了号的黑社会团伙啊,自己沾惹上这个家伙,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万一那句话说得不合他的口味,让这个家伙惦记上的话,半夜三更自己家的玻璃碎了一块,那还不算是什么大事,可让人背后敲上那么两棒子的话,嘿嘿,那可就亏大发了。

    “咳咳,茂之同志,有什么建议,你可以等永成同志说完之后再提嘛!这么吵吵闹闹的,那还有个开会的样子吗?!”

    这时候作为会议主持人的李德安,就不能不开口了。

    作为桓毕地区的党委一把手,李德安对于吴永成所提出来的这个议题,其实从内心里来讲,那也是不怎么情愿搞的——毕竟自己可是地地道道的桓毕地区长大的,就连参加工作之后,也一直没有离开过桓毕地区一步。

    他知道,如果这次要是按照吴永成的这个提议,在全区大规模地进行裁减临时用工的话,那将会惹起不小的麻烦——最起码,那些下岗的临时工们,会在心里问候他家三代以上的女性同胞们。

    更不要说,吴永成拿出来的这个方案,并不简单地只是解除那些临时工的招用合同,接下来还是一套组合拳呢——在岗在编的那些干部、职工们,还都存在着一个重新上岗的问题。

    可自己要不同意吴永成的这个议题的话,别说是在这个地委委员会议上提出不同意见了,就是稍微拖延一下对这个议题的表态,谁知道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哪?!

    吴永成的头上可是还兼着一个省长助理的头衔呀!虽然说这个后生低调、不想主动惹事,可自己和他第一次打交道,要是这个后生是个属驴的,自己惹翻了他的犟性子的话,那可就绝对地得不偿失了——人家现在可是占着理呢!

    想到这里,李德安在开口敲打了不识时务的刘茂之两句之后,稍一沉吟接着说道:“永成同志的这个议题,早在上会之前就征求过我的意见,我觉得这对我们桓毕地区的现状来说,那是非常必要这么搞的,而且还不能拖拖拉拉。

    同志们啊,我们桓毕地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的经济工作就一直落在全省的最后面,贫困人口数也占据了全省的一半还多,这个数字要是申报贫困地区、贫困县的话,那倒还是一个能拿得出去的一个理由,可我们大家想一想,我们坐到了这个位置,面对着全区四百多万父老乡亲们,难道就不觉得脸红吗?!就不觉得亏心吗?!”

    李德安的这两句话,就像重锤一样,敲打到了在座的地委委员们的心上,也使他们早已麻木的那颗心,泛起了一阵涟漪,有一些脸皮嫩的领导们,不由得脸上升起了一片红晕。

    “好了,既然其他同志们没有别的想法了,那么咱们的会议继续按照既定议程往下进行。”李德安的目光徐徐地巡视了一圈之后,这才缓缓地接着说道:“接下来还是由永成同志把行署办公室拿出来的这个方案,给大家讲述一番。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方案的实施,不简简单单地是政府行为,我们党委这边也要给予密切的配合,绝对不能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不作为,甚至于从中拖后腿,要是发现哪个同志在下面搞小动作,一经发现,决不姑息!

    永成同志,你继续吧!”

    吴永成冲着李德安友好地笑了一笑:嗯,不错,不管以后在工作上,能否和这个地委一把手在工作上配合好,最起码现在人家可是给了自己最大的善意了,只要有了李德安的配合,接下来的工作就不至于会显得那么困难重重的了。

    在下来的会议中,事情就变得顺利多了——毕竟大家都不是糊涂人,吴永成这个新来的专员,对刘茂之这个同一战壕里的“难友”,都显示出了他霸道的一面,还有李德安这个一把手也表示了首肯,谁还会没事找事地去找那不痛快呢?!

    只是在会议终了的时候,当李德安提议地区成立一个效能领导小组,来督促这次的人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吴永成担任组长、地委委员、纪检委书记张百顺和地委委员、常务副专员刘茂之担任副组长的时候,下面又有人发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对不起,李书记、吴专员,这几天我的老胃病又犯了,我想到省医院治疗一段时间,这个副组长就请其他的同志来担任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