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煮酒金瓶梅

正文 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哈罗小说网为您提供小说煮酒金瓶梅在线阅读跟TXT下载!

    ****www.hellodba.net    众所周知,《□》从《水浒传》演化而来,主要取了“武松杀嫂”这个故事进行展开。

    《水浒传》中,从第二十二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开始引出武松,着重描写了武松景阳冈打虎的过程,然后从第二十三回至第二十五六回,写了潘金莲与西门庆在王婆的撺掇协助下互相通奸并毒死武大郎、武松为哥哥报仇等情节。在这篇文里,潘金莲与西门庆都被武松杀了。而后武松去县衙自首,知县与府尹大人敬他是个好汉,有意从轻发落他,不追究杀人之责,只令“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

    而《□》的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弟兄武二郎冷遇亲哥嫂”却是先从西门庆开始讲起,略去了武松打虎的经典情节,只通过他人的口述的方式略略提了一下。

    然后一直到第十回义士充配孟州道妻妾玩赏芙蓉亭。从第一回一直到第十回才把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毒死武大郎、武松报仇的故事写完。

    并且在这里,武松并没有能杀得了潘金莲,也没能杀了西门庆,只误杀了一个当时与西门庆一起喝酒的李皂隶,然后被捉拿到县衙,同时,这里的知县却是得了西门庆的贿赂,和他一伙,幸而上一级的府尹陈文昭是个“清廉”之人,最后也只是把武松“问了个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军”。

    原著五回的故事到了《□》变成了十回,后者的作者对细节进行了许多扩张。

    例如,《水浒传》里,对武大郎与潘金莲的介绍只有寥寥数语,原著是这样写的:

    看官听说:原来武大与武松,是一母所生两个。武松身长八尺,一貌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不恁地如何打得那个猛虎。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生得狰狞,头脑可笑,清河县人见他生得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做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自从武大娶得那妇人之后,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们,却来他家里薅恼。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有诗为证: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却说那潘金莲过门之后,武大是个懦弱依本分的人,被这一班人不时间在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因此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

    而《□》开篇对对武大郎与潘金莲的背景却做了更加详细的介绍,并有他们的对话。原著描写如下:

    却说武大自从兄弟分别之后,因时遭饥馑,搬移在清河县紫石街赁房居住。人见他为人懦弱,模样猥蕤,起了他个浑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俗语言其身上粗糙,头脸窄狭故也。只因他这般软弱朴实,多欺侮也。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武大无甚生意,终日挑担子出去街上卖炊饼度日,不幸把浑家故了,丢下个女孩儿,年方十二岁,名唤迎儿,爷儿两个过活。那消半年光景,又消折了资本,移在大街坊张大户家临街房居住。张宅家下人见他本分,常看顾他,照顾他依旧卖些炊饼。闲时在铺中坐地,武大无不奉承。因此张宅家下人个个都欢喜,在大户面前一力与他说方便。因此大户连房钱也不问武大要。

    ……

    这潘金莲却是南门外潘裁的女儿,排行六姐。因他自幼生得有些姿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所以就叫金莲。他父亲死了,做娘的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闲常又教他读书写字。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二三,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到十五岁的时节,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与玉莲同时进门。大户教他习学弹唱,金莲原自会的,甚是省力。金莲学琵琶,玉莲学筝,这两个同房歇卧。主家婆余氏初时甚是抬举二人,与他金银首饰装束身子。后日不料白玉莲死了,止落下金莲一人,长成一十八岁,出落的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张大户每要收他,只碍主家婆厉害,不得到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

    ……

    主家婆颇知其事,与大户嚷骂了数日,将金莲百般苦打。大户知道不容,却赌气倒赔了房奁,要寻嫁得一个相应的人家。大户家下人都说武大忠厚,见无妻小,又住着宅内房儿,堪可与他。这大户早晚还要看觑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为妻。这武大自从娶了金莲,大户甚是看顾他。若武大没本钱做炊饼,大户私与他银两。武大若挑担儿出去,大户候无人,便踅入房中与金莲厮会。武大虽一时撞见,原是他的行货,不敢声言。朝来暮往,也有多时。忽一日大户得患阴寒病症,呜呼死了。主家婆察知其事,怒令家僮将金莲、武大即时赶出。武大故此遂寻了紫石街西王皇亲房子,赁内外两间居住,依旧卖炊饼。

    原来这金莲自嫁武大,见他一味老实,人物猥琐,甚是憎嫌,常与他合气。报怨大户:“普天世界断生了男子,何故将我嫁与这样个货!每日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只是一味吃酒,着紧处却是锥钯也不动。奴端的悄世里悔气,却嫁了他!是好苦也!”

    ……

    武大每日自挑担儿出去卖炊饼,到晚方归。那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磕瓜子儿,一径把那一对小金莲故露出来,勾引浮浪子弟,日逐在门前弹胡博词,撒谜语,叫唱:“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嘴里?”油似滑的言语,无般不说出来。因此武大在紫石街又住不牢,要往别处搬移,与老婆商议。妇人道:“贼馄饨不晓事的,你赁人家房住,浅房浅屋,可知有小人罗唣!不如添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住,却也气概些,免受人欺侮。”武大道:“我那里有钱典房?”妇人道:“呸!浊才料,你是个男子汉,倒摆布不开,常交老娘受气。没有银子,把我的钗梳凑办了去,有何难处!过后有了再治不迟。”武大听老婆这般说,当下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

    这里好几段描写,则增加了《水浒传》中没有的诸多细节:

    第一,武大郎原来有一个妻子,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儿叫迎儿。

    第二,潘金莲幼时身世极为可怜,父亲早死,九岁的时候母亲把她卖到王招宣家里。十五岁的时候,王招宣死了。按说,这个时候应该可以给她找一门亲事,可穷苦人家的女儿估计也找不到富裕的婆家,反倒还要倒赔嫁妆,她母亲干脆又把她三十两银子卖给了张大户家。可怜好好一个女子就被母亲当做摇钱树卖来卖去。

    第三,潘金莲在《水浒传》里,抗争了张大户对她的不轨意图,而《□》里,却仅仅一句收用了,然后开始xxoo……

    第四,《水浒传》里说武大郎生得人物猥琐,头脑可笑,只是简单一句话带过去,《□》却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把他的负面形象塑造得十分丰满。例如,他惯会逢迎拍马,是以住在张家时,人家都不要他的房钱;例如张大户把潘金莲嫁给他后,每每还要与潘金莲私会,可武大郎因为这个妻子是张大户送他的,又因张大户经常给他银钱做生意、就算“抓奸在床”也不吭声;

    (不纯洁地想一下,如果西门庆私会潘金莲时,能给武大郎一些银子,他还会不会那么生气?)再有,武大郎好酒贪杯十分穷,就算他每天出去卖炊饼、就算有张大户救济,可临到要搬家的时候,还是在潘金莲那里凑了十来两银子,才找到一个稍微好的住处。(咳咳,所以,其实武大郎是潘金莲养着的……小黄脸?)

    ……

    当然,两篇文章对于“武松杀嫂”的描述,还有更多的不同。对于武松,《□》里的描写也显得他有勇无谋、举止粗鲁、不算英雄好汉。

    在数字上,有三处也很有意思。

    第一是武松与潘金莲的年纪。

    《水浒传》:妇人又问道:“叔叔,青春多少?”武松道:“武二二十五岁。”那妇人道:“长奴三岁。叔叔,今番从那里来?”

    《□》:妇人道:“叔叔青春多少?”武松道:“虚度二十八岁。”妇人道:“原来叔叔倒长奴三岁。叔叔今番从那里来?”

    区别大家看出来了吧?差三岁,暂时还不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潘姐姐的年纪无端弄大三岁,咳咳,俺还要再仔细研究研究……

    第二是银钱的度量不同。在武松打死老虎后,知县老爷进行了嘉奖。

    《水浒传》:知县就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凑的赏赐钱一千贯给与武松,

    《□》:知县在厅上赐了三杯酒,将库中众土户出纳的赏钱五十两,赐与武松。

    这里区别最大的是一千贯与五十两银子。

    “贯”是宋朝的货币度量衡,据明人记载,“按元交钞之制,银五十两易钞千两,是银一两直钞二十两也。中统元宝钞两贯同白银一两”。

    宋朝货币制度很混乱,但金银基本不流通,倒是有铜钱、铁钱、交子、交钞之类的。那时候一贯钱经常指的是一贯钞,而不是后世常用的一贯=一千个铜板=一两银子这个度量衡。

    元朝的交钞是以丝为本币,基本是借用宋朝的货币制度。兑换比例大概是一千贯或者说一千两交钞值五十两银子,一贯大约是五十文,很有现代汇率的意味。

    《□》有个情节,写武大郎从卖梨子的郓哥那里得知潘金莲红杏出墙后,说他与了郓哥两贯钱和几个炊饼,武大郎卖炊饼其实没有多少钱,这里的两贯也绝对不是二两银子,而是大约一百个铜钱。

    这里就想到一些写到古代银钱的,似乎有很多就是以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所以经常在饭馆一出手就是几十两银子,打赏小二哥也是好几两银子,真好赚啊!其实,他们至少要按照一千比五十的比率,也就是说,把每一两银子除以二十,才能比较接近实际的。

    第三个不同是时间。

    《水浒传》里武松帮知县办事离开武大郎到回来的时间很短:

    却说武松自从领了知县言语监送车仗到东京亲戚处投下了来书,交割了箱笼,街上闲了几日,讨了回书,领一行人取路回阳谷县来。前後往回恰好过了两个月。去时残冬天气,回来三月初头。

    而《□》里,这个时间很长:

    单表武松,八月初旬到了清河县。

    因为水浒里面是武松一回来就把潘金莲和西门庆杀了,而《□》则还在这中间写了潘金莲给武大郎请和尚做法,给他戴孝,过什么三七、五七、七七之类的,然后一顶轿子送到西门庆家里去。这中间是需要时间的,武松太早回来就没戏唱了。

    西门庆也在这中间取了孟玉楼,得了她好大一笔银子,还在六月份顺了孟玉楼的一张描金拨步床给他女儿西门大姐做嫁妆。

    ++++++

    有时候对比一下会觉得很有趣。

    但是,这章是序,俺只是找了自己很感兴趣的一些点拎出来,当然,对后文也有很大影响。

    俺这不是科普文,也不是专家论证研究,俺只是想写一个狗血故事……

    先挖一个坑,让大家有地方可以蹲,然后我慢慢填,大家慢慢养……www.hellodba.net!!!!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