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清留学生

正文 第二节 唐人街唯一的杨先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    ()    莉莉走在这条充满异国风味的街道上,看着道路两边的房子门口摆放的石狮子,还有有别于西式住宅的房檐,在结合了西式建筑特sè之后她忽然发现这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可以称作纽约城的亮点了。

    “难以置信!”莉莉喃喃道,“你刚才说这都是杨办到的吗?”

    “除了他,不会再有别人了。”探长眼光深邃,有些感慨,“你知道吗?大概在两年之前,唐人街忽然有些有点手艺的家伙交了好运,他们被斯塔克机械厂看中了。呵,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当时机械厂的经理就是个中国人。”

    “斯塔克机械厂?你是说斯塔克工业集团吧?”莉莉打断道。

    “喔,不错。”亚当点点头,“在当时它还只是个小工厂,但在那里工作的除了白人还有黑人有中国人,去那里工作的那些人得到了平等的薪水待遇,而且因为工厂经理和他们是同胞,所以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家伙找他们麻烦。”

    “踏实,平等,创新,进取!这是前不久的新闻发布会上斯塔克集团首席执行官保罗·李先生所说的企业jīng神。”莉莉插嘴道。

    “保罗·李?当时他就是工厂经理。”探长挑了挑眉头。

    “你对这些很熟悉啊!”莉莉有些好奇。

    “那是当然,(色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那些社会渣滓做什么都瞒不过我们探长,是不是?探长。”汤姆在一旁大拍马屁,直到看着身边两个人都直直盯着自己他的声音才越来越小。

    亚当探长转过头,继续说道:“只要你经常捉些跟特定人群有关系的罪犯,我敢说,要不了多久,你对所有人都会很熟悉。”

    莉莉若有所思。

    “那些得到工作的中国人把自己的就业经验带给了他们的族人,再加上斯塔克当时处于大发展之中,只要你能证明自己是个勤勤恳恳的家伙而且没有前科,那么他们就会吸收你。为了这个当时jǐng察局里的资料可是被整理出厚厚一摞。”

    “当时不仅仅局限于华人,这附近居住的一些白人也加入了其中,因为经济大萧条很多工厂破产,在斯塔克招人之前就有不少工人因为再难以支付的起街面房的租金而搬进那些破旧的公共住宅,可以说斯塔克公司不止为我,也为其他老街区的jǐng察们帮了大忙,因为它的扩张,我这的犯罪率都降低了不少。”

    “但是这些和杨有什么关系?”莉莉不解道。

    “别急,马上就要说到了。”探长笑了笑,“我打赌你会很震惊的。”

    “因为一些人脱离了贫困,他们不止能够负担得起生活必需品的花费,还能攒下一大笔钱,你知道的中国人都喜欢这么干,他们会把钱存起来什么的。”

    莉莉理解的点点头。

    “不过因为工作需要,他们必须让自己平时看起来非常整齐干净,并且穿着体面,所以继续住在这里就不太和时宜了。而且,你要知道,在这里的中国人除了个别带着家人的之外更多的都是光棍,他们中的一些人生活条件蒸蒸rì上之后就选择了成家,仅仅在一八七四年下半年,就有二十个以上的中国人结婚,他们的妻子大部分都是同在这附近居住的拉丁美洲人,也有个别的美国姑娘,不过都是穷苦人,即使如此这样的数据也远远超过了过去的记录。就是这些人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决定搬出去。”

    “他们就搬到这儿了?”

    “不,不,几年前这里也是贫民区,搬到这儿没有什么帮助,他们在斯塔克公司的帮助下住进了公司建造的住宅区,花费的是比平时低的低的价钱。这个是我一个也在那里工作的朋友告诉我的。”

    “但是,这依然和杨没有关系啊?”

    “你错了,他们是有关系的!”探长停下脚步,转过头他盯着莉莉的眼睛,“你无法想象那个男孩都做了些什么!”

    “他在斯塔克工业集团有自己的专利,拉链,钢笔和自行车!要知道这几项专利支撑了斯塔克机械厂的早期运营。”

    “我知道,我记得这些一年多以前已经报道过了。”

    “嗯。所以你能想象到他在斯塔克公司的影响力,不提和他关系默契的托尼·斯塔克,仅仅那些和他一样是中国人的工人都与他保持了良好的友谊。当他发现斯塔克工业只能帮助一部分中国人,而更多的同胞仍然饱受艰苦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想要帮助别人。”

    说到这儿探长先生不禁笑了笑,“还记的他的小说吗?那里边的主角是个孩子却也是个救世主,我想他的心里一定有浓浓的救世主情节。”

    “我不知道他怎么说服那些已经离开的族人又回到这儿,并且用什么样的代价买下了这边整整一条街道,但是我亲眼看见那些中国人老老少少一起动手,他们在那个年轻人的带领下亲手把这儿搭建起来的!”

    他自然不会知道杨彦昌手里挥舞的是利益和感情的大旗。

    “你是说他们亲手建立的?”莉莉不可思议的问道。

    “不错。一间房子又一间房子,除了大概二十多个斯塔克工程部的员工之外,将近四百个中国人没有一个人偷懒,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才把这儿完全修建起来。你可以发现这儿的房子甚至还可以闻到油漆味儿。”

    “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没人知道?为什么没有报道?”莉莉不解道。

    “小姐,他们是中国人,整个纽约没有什么人关注他们,事实上你是第一个来这儿的记者,而且我想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小子,你也不会想到要来吧?”探长说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我,我…”莉莉想要解释,却发现无论说什么自己总是非常的苍白,最后她只得问道,“他,他在哪儿?你知道吗?”

    探长笑了笑,“我不知道,但是别人肯定是知道的。”

    莉莉还有些不明白的时候,亚当已经对迎面走来的一位年轻的白人女士问道:“打扰一下,请问杨先生在哪里?”

    “你好,探长先生。杨正在学校,请问有什么事吗?”这位相貌普通的女人刚开始看起来似乎有些紧张,等到问完话的时候却已经很镇定了。

    “谢谢你,女士。”探长微微欠了欠身子。

    “您太客气了,再见,先生。”

    “再见。”告别了之后,探长转过头,手指着十多米开外的一座稍稍大点的房子,“走吧,我们去学校,就在前边,喏,你看。”

    莉莉还有些疑问,“你怎么知道那个女人说的就是杨?”

    亚当意味深长的说道,“唐人街,只有那一位杨先生,慢慢你总会懂的。”

    ……

    两分钟后,莉莉已经站在了教室的最后边,这是一堂音乐课。她看着钢琴前那个越发俊朗的身影,感觉一团越来越浓的迷雾笼罩在那人的身上。

    因为教室后边的不速之客已经吸引了一部分人的注意,杨彦昌停下手上的动作,旋律戛然而止。

    “李佐,告诉我,我们的校训是什么?”

    刚刚分神的一个二十岁年轻人站起来,涨红了脸,

    “回先生。zì yóu,自尊,自爱,自律!”

    PS:关于杨彦昌对唐人街的改造后文自有描述,不是三言把这段比较重要的部分忘了写,而是为了不与后文冲突,真正的种田还没开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