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民国时代的弄潮儿

正文 第十三章 京钞风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    “停车,停车!”黑色奔驰车内的唐之道从窗口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赶忙让大使馆的司机停下车来。

    “回去吧!”唐之道跳下车跟司机打了招呼径直往对面的“韩记米行”走去。这个小本经营的米行几日的生意格外的好,被里三层外三层的民众围住,后面无法靠上去的排队都排出几十米开外。

    “语轩!”人群之中小丫头趴在肖芸的肩头上四下张望,肖芸被身后的焦急的人群不停的往里挤!

    “唐叔叔,唐叔叔!”小丫头也看到人群外的唐之道挥动着小手叫道,肖芸被挤在人群中央只听见声音却看到人。

    “出来等吧!”唐之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进人群当中将肖芸母女拽了出来。

    “还不松手!”肖芸红着脸挣脱唐之道的手说道:“把我拽出来干嘛!”自从唐之道知道她的过去以来,肖芸都极力躲着唐之道,还好唐之道当了德国使馆翻译之后,就难得在家吃几顿饭甚至可能好几天都不回四合院子,免了很多尴尬。

    “你一个女人家抱着一个小丫头在这么多人挤来挤去多危险!”唐之道一把抱起语轩关切的说道,后世为了抢购导致的踩踏事件可谓屡见不鲜。

    “叔叔,家里的米只够吃两三天了!”语轩舔着嘴唇说道:“我和妈妈排了一上午的队也没有买到,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呢!”

    “午饭还没有吃?”唐之道看了一下手表已经两点多了,不禁责怪的说道:“你看把语轩饿的,咱们先去吃饭!”

    “可是米还没有买呢!”肖芸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无奈的指着队伍还在加长的队伍说道。

    “偌大的京城还能买不到米?”唐之道安慰的说道:“实在不行德国大使馆那里也能匀点出来。”

    “有没有搞错,居然要八个大洋一石?”此时韩记米行出来一个大汉叫声:“昨天不是还卖七个大洋一石!”

    “是啊,上个月我来买还只要6块半大洋!”

    “这短短半个多月米价涨了两成,还让不少我们这些小民活下去了。”后面的人群中不时出来附和的声音。

    “昨天是昨天,今天就这个价!”米店伙计不耐烦的回答道,同样的话他说了几十遍了。

    “你们也太黑心,居然敢坐地起价!”大汉气愤的说道。

    “坐地起价怎么了?整个京城那家米行没有涨价,这米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伙计来火气大声说道:“爱买不买,后面等着的人多呢!”

    “买、买、买!”@黄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这一来大汉立马蔫了。

    “都八个大洋一石了?”听到米价又飙升了,肖芸喃喃的说道,要不是唐之道时不时以各种名义贴补些银钱,家里早就入不敷出了。

    “甭管多少钱饭总得要吃饱吧!”唐之道也无奈的说道,这国务院的禁兑令一出可是害苦京城内外普通百姓,手中中交两行的钞票(兑换券)形同废纸不说,这飞涨的物价更是让绝大多数人雪上加霜。

    “凭什么不收我的钱!”米行内刚安静了一小会儿,一个长衫眼睛男子愤愤不平的说道。

    “你没看到店招上的那行字吗?”伙计讥笑着说道:“从昨天下午开始韩记米行只收现大洋、铜钱,一应纸币概不接受!”

    “我的钞票可是中国银行印的!”长衫眼睛男人挥动着手中的钞票说道。…,

    “这位先生看您也像个读书人,最近的报纸没有看吧!”里面出来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好心解释道:“您手头那张票子现在不能兑换现大洋了,也就是废纸一张了。”

    “你骗鬼呢!”长衫眼睛男人大怒道:“政府的命令里可是严禁你们这么这种拒收钞票的行为!”

    “反正今天你不付现大洋,我们就不卖米给你!”管事见被人揭穿无理的说道:“你爱干嘛就干嘛!”

    “哼!你们等着,我这就去报官抓你们!”长衫眼睛男人一边挤出人群一边骂道。

    “钞票真的不能用了?”肖芸也听出几分端倪,慌忙问身边的唐之道,她家里那点积蓄有将近一半都是钞票。

    “不是所有的钞票,只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两家发行的钞票;也不是不能用了,只是不能兑换现大洋了!”唐之道细心的解释道。

    “不能兑换大洋还有什么用!”肖芸一下子呆在那里,中交两行发行的可不是后世的法币,它们的钞票能在市面上流通完全是因为其可以随时兑换成白花花的现大洋。

    “这也只是暂时的,也许过一阵又可以恢复兑换了!”唐之道瞎忽悠道,心中也是肉疼不已,要不是从江大少嘴里夺了一口食,现在他也是地地道道的穷光蛋了。京城各大衙门之前也都是拿中交两行的钞票发薪水的,原来唐之道存的大部分家当也是中行的兑换券。

    “政府也明令禁止各家商铺拒收两行发行的钞票!”唐之道又安慰道:“咱们还是先吃点饭!”

    “娘我饿了!”见肖芸一直没有点头,一旁的语轩红着眼睛说道。

    “那先去吃点东西!”失魂落魄的肖芸在唐之道的拉扯之下进了一家饺子馆,随便点了两碗饺子吃了起来。

    “唐大哥,你也吃点吧!”有点饿了的肖芸一连吃了好几个饺子才注意道唐之道一直盯着自己看,颇为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中午在德国使馆里吃过了。”唐之道淡淡的说道:“以后买米这种事情交给我就行了。”

    “哦!”肖芸应了一声又低下头来,这个男人终究只可能是自己生命里过客,自己这样的身份注定了今后的命运。

    三人走出饺子馆的时候已快到下午四点,韩记米行门前的队伍稍稍变短了,认命的普通市民只能任人宰割了,只是期望别卖到自己的时候没有米卖就知足了。

    “让开让开!”戏剧性的一幕又出现了,那个长衫眼睛男人领着两个警察干了过来,看来这个男人多少还是有几分背景的,估计是京城那个小衙门里的小科员。

    “谁是这个米店的老板?”其中高个子警察大大咧咧的拍打着米店的柜台说道。

    “鄙人就是韩记米店的东家,不知两位老总……”一个矮胖、戴着圆帽子的中年点头哈腰的走了出来。

    “我们接到这位先生的举报,说你店里拒收中国银行的钞票,有这回事吗?”矮个子警察大声的质问道:“上面交代下来,谁敢拒收中交两行的钞票就要重重的惩治!”

    “老总,这!我也是迫不得已啊!别人不收我的钞票,我也不能收别人的!”韩胖子本想否认,可是一看周围这么多人,真的否认恐怕就收不到现大洋了。

    “迫不得已?我看你老小子想赚黑心钱!”高个子警察瞪大眼睛吼道:“小郭子,咱抓他进局子!”…,

    “老总高抬贵手,高抬贵手,就饶过小人这一会吧!”韩胖子一见两个警察动真格的下的连连求饶。

    “高抬贵手?可以!”矮个子警察伸出手来说道:“拿来!”

    “拿什么?”韩胖子知道要出血了,但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装傻充愣的说道。

    “罚款十块大洋!”高个子警察不耐烦的说道:“否则就跟我们到局子里走一趟!”

    “十块是不是太多了?”韩胖子一阵肉疼,不过还颤颤巍巍的怀里摸出几张中国银行的钞票递了过去。

    “老子罚款一向只收现大洋!”高个子警察气呼呼的说道:“你给中国银行的钞票,我怎么向局里交代!”

    “可是……”韩胖子一下蒙掉了,也许周围目睹这一幕的所有人都会哭笑不得。

    “要不就跟老子走!”两个警察恐吓道。

    “老总稍等,老总稍等!”无奈之下韩胖子还是交了十块白花花的现大洋,两个jc拿着大洋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现在看你们店还卖不卖米给我!”长衫眼睛男人趾高气昂的来到柜台前说道:“给我来50斤上好的白米!”

    “滚!”韩胖子没好气的说道:“没有现大洋休想从我这里买走一粒米!”

    “你、你、你居然敢……”长衫眼睛男人刚想发飙就被身边的一位老大爷制止,老大爷无奈的说道:“你没有见连警察罚款都不收钞票了吗?”

    “回去吧!”这一幕人家悲喜剧也被这附近的唐之道、肖芸收入眼底,可又能如何呢?小人物只能被时代推着前行!

    民国五年5月的这起由政府指令中交两行滥发纸币引发的“京钞风潮”影响极其深远,严重扰乱了市场,危害人民,使得市面发生恐慌,物价暴涨,食粮等生活必需品骤然上涨了二成以上。后世的那个时空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这便是对当时北京发生京钞风潮的真实写照。

    中行上海分行在中行元老宋汉章、金融界新锐张公权的领导下、上海金融界的鼎力支持下,毅然决然的抵制了国务院的停兑令,对一度混乱的金融市场起了十分重要的稳定作用。风潮过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声誉大振,存款直线飙升,业务局面焕然一新。而执行“停兑令”的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则由于信誉遭到重创而元气大伤,许久未缓过劲来。宋、张两人也因此声名鹊起。

    “京钞风潮”的余波远远没有消失,5月下旬,交通部便下令对一部分铁路运费按等级收取现银。接着买火车票、邮票、发电报皆收现洋,而不收钞票。财政税收机关收税也都要求搭收现洋。直隶省财政厅则下令拒收中、交两行钞票缴纳税款。一般商业界在停兑令发布后的一个星期左右,也开始拒用钞票。于是银钱庄公然变动两行纸币行市,京钞市价常在七折至九折之间,最低时至五、六折,甚至四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