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正文 第七十九章 和苏联达成协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    <div id="bdastop"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TBODY>

    <TR >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2">

    <script src="/js/2.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TD>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3">

    <script src="/js/3.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FIELDSET></TD>

    </TR></TBODY></TABLE>

    对于伊朗的人质事件,柳风就没有继续搭理了,自己一心全部放在了飞机制造厂。(.dukAnkan.com读看看小说网更新我们速度第一)

    毕竟中国在这个方面的人手还是很薄弱的,柳风用了一个半月就在平整完的场地上,搭建了高30米、宽105米、长600米的厂房两间。

    这让中国政府十分的惊讶,并且对柳风所采取的石棉夹心三层钢板的保温板墙壁很是感兴趣。

    柳风直接就授权给了中建公司由他们去开发后续产品了,对于国内的重卡和重型运输设备,柳风也是不满意,自己虽然能改进,但是那时间就长了。

    因此,柳风直接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以后GE代替)总裁琼斯打了电话,通用公司现在总资产150亿美元左右,不过和柳风差不多,但是就影响力来看,100个柳风也比不上GE。

    人家GE是卖核武器的,柳风这个卖游戏的和人家比,那可差远了,并且GE背后站的是摩根家族。

    不过GE的琼斯对柳风会给他打电话,也是很惊讶,因为柳风用130万美元的基础和一年的时间,走完了GE整整走了115年的历史才达到的150亿美元资产水平。

    对此全世界任何集团公司对柳风的发家史都十分的好奇,几乎所有知道他的人都会去寻找相关足迹,对哈佛商学院出版的《柳风策略》,几乎所有经营管理者的必读刊物。

    因此琼斯对柳风给他打电话很好奇,接过来电话后,双方相互恭维一阵后,柳风就开门见山的说明了自己的要求。

    重型载重汽车、重型起重机、注模设备、高精度车床、特种玻璃制造设备、大型锻炉,连轧设备,柳风表示自己都要。

    并很明确的表示了,自己需要这些东西只不过是用来造自己的飞机,关键的目的是加快制造速度,如果美国不想参与,那么自己就去找苏联,面对接近10美元的订单,相信苏联会感兴趣的。

    柳风很郑重的向琼斯表示,自己这个人是十分不耐用外交辞令来谈判的,所以请GE慎重考虑,如果GE说不行,自己不会考虑什么再努力努力什么的,自己会直接找下一家,如果都不行,就自己搞。

    因此,希望GE能在三天内给他答复。

    琼斯很快的召开了董事会,把柳风的要求说明了,董事们表示这件事情有些核心设备GE是不可能绕过巴统的,必须和美国政府协商。(.dukAnkan.COM读看看小说网请记住我)

    琼斯很快就将柳风要在美国采购10亿美元的加工设备,上报到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方面在经过激烈辩论后,最后拒绝了大多数的设备出口,只同意了重型载重汽车。

    这让GE十分不满,但是在美国众多利益集团的压力下,GE也没有办法抗衡,最后只能默认。

    对于这次的众多利益势力联合对付柳风,则是因为柳风在卫星事件的态度极其强硬,而柳风借伊朗人质事件下了台阶,各家在柳风的众多公司中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可以说是恼羞成怒的给柳风一个下马威。

    并且对柳风找中国政府发射卫星,导致休斯公司订单大笔损失也是十分的不满,因此才如此的心齐的找麻烦。

    柳风接到GE的回复后,表示50吨自重重型卡车,要100辆,按照美国的标准市场售价25万美元加5万美元费用,以最快速度运到中国,然后表示了自己很遗憾,就直接挂掉了电话。

    对于美国人的个性,柳风清楚的很,估计老毛子也好不到哪去,不过在知道中国的飞机底细的情况下,老毛子是不会放弃订单的。

    因为没必要,一个是安-225的人情还没还呢,另外也知道拖也没用,中国一定能满足生产需要,只是晚点就是了,那还不如赚点钱呢。

    不过,自己是不能去找苏联的,他们很快就会来找自己的,阿富汗战争很快就会让苏联感觉出40吨载重的伊尔-76是多么的小了,那个时候,他们会求着自己要安-124的图纸的,自己想什么设备要不到。

    随后,柳风就利用思科中国骨干网,直接和主脑嫁接上连接,由主脑安排整个工厂进度,自己的任务就是把打印出来的任务分配表下发,中国政府方面因为老邓等人的关注,自然人力资源是没问题的。

    只是运输方面还是达不到标准,不过这也没办法不是。

    整个11月、12月,柳风一直猫在沈阳,连易趣公司的第一届年会也没参加,这让美国方面很是不解,难道柳风不打算来美国了?

    美国的媒体也有猜测,因为洛杉矶时报把美国国防部拒绝出口相关设备的事情给曝光了,因此,很多美国玩家都开始担心柳风会放弃美国转攻其他国家。

    因为11月底的时候,易趣公司在英国、瑞典、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都开设了易趣公司。并且不再是分公司,总公司的行政总部也转移到香港了。

    不过美国易趣倒是出来辟谣,说明因为柳风目前在忙柳氏飞机制造公司和柳氏卫星公司业务,实在抽不开身出来。

    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同一天欧洲阿丽亚娜火箭发射成功。

    柳风直接25日久致电法国驻华大使,表明只要能排开时间,柳风的思科将正式提请用阿丽亚娜火箭,发射思科定制的法国卫星,并催促尽快拿出卫星发射。

    因为欧洲各国的主干网基本上都快完成了,中国方面的主干网也快完成了,中国已经决定在80年1月开始发射第一颗卫星,希望法国的速度能跟上,这样整体的北半球卫星系统就可以搭建了。

    法国倒是很吃惊,在答应了柳风保密的情况下,三天后法国给了答复,2月底之前一定完成卫星,4月前发射。

    苏联在进攻阿富汗的时候,动用了大量的伊尔-76进行运输,但是在4天高密度的运输后,苏军空军指挥部就发现了问题,用伊尔-76运输是很方便,但是在同线路上的重复运输时,伊尔-76的载重就太小了。

    而正在使用的安-22的载重是70吨,也不够大,但是对物资运送的核算发现,如果有安-225的话,那么运输的速度会更快,并且会更省油更容易进行调配。

    经过测算,安-225只是在国内各中转站调拨物资,就能节约大量的油料,并且在苏军完全拥有制空权的地区,一次性补给至少是伊尔-76的6架数量,这对物资补充的时间会大幅缩短。

    并且大幅的降低补给危险度,这让苏联坐不住了,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方案至少还要半年,等全部方案出来最少要一年时间,因此柳风手里的安-124方案,就成了苏联空军最想要的东西了。

    因为安-225的体积太大,风险太高,制造周期也长,就算正在按照柳风图纸在造,也要一年多才能造出来。

    而安-124明显从编号上来看,就是比安-225小一个数量级的,比安-22大一个数量级,那么安-124就应该是在150吨左右的载重,这样也等于是四架伊尔-76的运量了。

    随即,苏联大使伊利亚就找上门来了,明确的和柳风确认需要安-124的图纸,并提出可以交换,请柳风考虑。

    不是不想和中国换,但是中国政府提出的要求,直接就是10架苏-27,或者米格-27生产线。中国用轰6W图纸和安-124的图纸换。

    苏-27现在是有着巨大的发动机问题的,材料不过关,并且新发动机的改进,还是从安-225的图纸,所带的材料配比表上找到的改进办法,可是苏联人不能说呀。

    至于米格-27的生产线那根本不可能给的,在苏-27没开始装备部队前,米格-27是不可能外销的,这个事情也是不能说呀。

    因为上次为了吓唬中国人,把苏-27仅有的三架试验机弄来装门面了,现在那三架飞机还被勒令不准起飞呢。

    中国政府倒是没言语,直接就是让苏联大使去找柳风了。因为柳风要求的设备,中国政府也很难快速准备,因此希望苏联能和柳风达成协议,提供相应设备,这样减轻中国政府压力。

    苏联方面研究后,觉得这个就是柳风在挖坑,让他们自己跳呢,不过考虑阿富汗的实际情况,还是去找柳风看看他提什么条件。

    柳风到是很痛快的就答应给苏联图纸了,要求也简单,全部制造设备来三套,柳风要用来制造安-225和安-124。

    并且答应只用两套设备制造安-225,另一套设备生产安-124,首先满足苏联需要,前3架安-124试飞成功后,全部以成本价出口给苏联,并且在航电和导航系统上完全按照图纸来不做改进。

    在对设备改造后的新设备技术向苏联共享,对于安-225的航电、导航系统,也在试飞完后向苏联共享技术。

    对于柳风的要求,苏联政府倒是没太多意外,讨论结束后,决定同意柳风要求,但是增加了一条,就是苏联的制造设备,不能出柳氏飞机制造厂。

    改造的新设备不能出口,只能在中国国内的柳氏飞机制造厂内使用。

    柳风最后答应了苏联的条件,第二天在中*方的陪同下,苏联大使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下保险库中,取走了装有全部图纸和材料配比名单的胶卷箱,并直接派上次的轰6W机组直飞莫斯科。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