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医农

正文 玫瑰花和食用菌的间作栽培技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一、土壤选择

    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的中性偏酸土壤为佳,土壤有效耕作层80-1厘米,ph值5.5~6.5;ec值定植时宜在0.6以下,采花期宜在1.0以下。 .

    二、肥料

    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微量元素配合使用。

    三、栽培管理技术

    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夏秋季耐炎热、冬春季耐低温、抗病丰产的品种,合理安排花型、花色的比例。

    2.种植前准备

    2.1土壤改良

    对偏碱性的土壤,应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药渣、谷壳、木屑等材料结合深翻进行土壤改良;对偏酸性土壤可用草木灰、石灰等中和以改善土壤;改良土层深度应在40厘米以上。

    2.2整地

    1.3米一垄,整成畦面宽60厘米,畦高30-40厘米,畦沟宽40厘米~50厘米,要求畦面平整。

    2.3施基肥

    每亩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30千克和过磷酸钙50千克,复合肥50千克。

    2.4土壤消毒

    每?o应均匀喷淋40%福尔马林50倍液4毫升~5毫升,用塑料薄膜覆盖,密闭2天~3天后揭开塑料薄膜,通风2周后使用;或按30毫克/平方米~40毫克/平方米的剂量撒入石灰粉并充分拌匀。

    2.5种苗选择

    采用嫁接苗或扦插苗,种苗健壮,不带病原、虫原。扦插苗宜2年~3年后更换,嫁接苗宜4年~5年后更换。

    2.6定植

    每畦种2行,株距15厘米~25厘米,行距40厘米。定植时应将植株的根系向四周散开,嫁接口应高于表土1厘米~2厘米。

    2.7定植时间

    宜在3月-4月定植,定植后一般6个月开始产花。

    四.定植后管理

    1.夏季管理

    防暑降温,通风排湿,及时防旱排涝,薄肥勤施,加强病虫防治,按非产花期修剪管理,保枝保叶。

    2.秋季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转入产花期的修剪管理,促进花枝萌发。

    3.冬季管理

    封闭温室大棚,保温、保湿,以提高玫瑰切花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通风换气。

    4.栽培环境监控

    在温室内有代表性选择3~5个点放置温湿度计,每天定时记录温湿度和光照强度,作为光强和温湿度调控的依据。

    5.光照强度调控

    光照应充足,光照强度宜为250勒克斯~5勒克斯。

    6.温湿度调控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24℃~26℃,夜间14℃~16℃。当大棚内温度高于28℃时,应及时采取通风、遮荫等降温措施,冬季需根据天气情况落实防寒措施。最适宜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是50%~80%。

    7.水分管理

    玫瑰属大水大肥作物,灌溉时应采用清洁的水源,淋足定根水,定植后前三天每天中午1-2点钟喷灌浇水一次每次喷4-5分钟以增加空气湿度;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冬季每4天~6天浇水一次,夏季每2天~3天浇水一次。

    8.营养管理

    茎叶生长期适当加施氮肥,进入产花期加施磷、钾肥。氮、磷、钾三者的比例在生长期应为3:1:1,采花期应为1:1:1。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或多施肥分全面的有机肥。速效化肥每10天~15天施一次,缓效有机肥每1.5月~2个月施一次,结合灌溉适量均衡施肥。叶面施肥有较好辅助作用,产花期叶面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

    五修剪

    1.修剪方式

    枝条上进行的修剪,剪口应是平口,剪口应在节的上方,剪口面上缘应略高腋芽约0.2厘米,剪口面下缘应高于芽根的位置,以距芽根0.5厘米~3厘米的距离为宜。

    2.非产花期

    随时剪除枯枝、病虫枝、砧木枝、交错密生枝、盲枝、残花、侧花蕾等。如植株在苗期、产花期之间的保养期或植株长势衰弱,落叶严重,暂时保留交错密生枝、盲枝,以利植株恢复生势。修剪时剪口@黄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紧贴枝条基部,不留残桩。从基部长出的徒长枝,需根据品种间腋芽萌发力的不同,在枝条基部对上30厘米~50厘米芽上方0.5厘米~3厘米处剪断,培育为新主枝。一般栽培玫瑰都有4个~7个主枝。

    3.产花期

    选具有生产合格切花能力的枝条,在枝条基部向上第3个或第4个且向外的腋芽上方0.5厘米~3厘米处剪断,剪口以芽为上方,向下倾斜。剪口以下的腋芽将发育成花枝。为使第一批花同时产出,对植株上所有适合产花要求的枝条同时修剪。如在植株不同方向各选择1/3或1/4适合产花条件的枝条进行修剪,待修剪枝条的腋芽萌发出花枝长约30厘米时,再修剪1/3或1/4,如此循环进行,则获得连续产花的效果,且植株能保持较好的长势。每次收花均在花枝基部对上第3个节芽上0.5厘米~3厘米处落剪,让以下的腋芽发育成下一批花枝。

    六采花

    1.采花时间

    红色和粉红色系列品种一般在第一片花瓣向外展时采收;黄色系列品种应略早些;白色系列品种则应在第三片花瓣向外松展时采收。

    2.采后保鲜

    花枝剪下后20分钟内应插入盛有保鲜液的容器中。

    七、常见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害防治

    1.1白病

    及时摘去或剪除感病器官并移出按要求烧毁,喷施“仙艺”或“福星”杀菌剂或硫磺加热熏蒸。

    1.2霜霉病

    选用抗性强的品种;改善栽培环境,增强通风透光;及时清除落叶、枯枝并集中按要求烧毁;使用的药剂有烯酰马林锰锌、凯润、50%多菌灵可湿性粉、75%百菌清可湿性粉、80%代森锌可湿性粉、70%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1.3灰霉病

    及时清除病部;改善栽培环境,增强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可用50%速克灵可湿粉剂、50%异菌脲可湿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等喷杀,7天~10天一次;或用10%速克灵烟剂、45%百菌清烟剂等熏蒸,每次3~4小时;或用10%来克粉尘剂、5%百菌清粉尘剂、10%杀霉灵粉尘剂等在傍晚时喷撒,9天~11天一次。

    1.4黑斑病

    选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整枝、整芽,清除枯枝落叶;及时通风降温除湿;75%百菌清、50%多菌灵、70%托布津等不同药剂轮换使用防治,每周1次,连续3次~4次。

    1.5枝枯病

    及时修剪病枝(连同下面部分健康部分一起剪去)并按要求烧毁;修剪后喷洒杀菌剂,杀菌剂可使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1%代森锌+1%苯来特等。

    1.6根腐病

    起高畦,改善土壤的排水透气性;在砧木嫁接繁殖和定植时用链霉素5倍~10倍浸根部消毒,发病株要及时清除,土壤应消毒,以防传染。

    1.7肿癌病

    不从发病区引进种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按要求烧毁,撒石灰粉消毒后补植。

    2.常见虫害防治

    2.1红蜘蛛

    结合修剪将虫叶清除;勤检虫情,注意脚叶和老叶,发现虫害要及早将虫源杀灭,用螨克或阿维菌素喷杀。

    2.2蚜虫

    可用吡虫啉、金好年、阿维菌素+啶虫霉、克螨特、三氯杀螨醇等防治。

    2.3蓟马

    杂草要除尽,老枝、病枝要经常清除,尽量减少传播寄主;主要治疗药物有吡虫啉、金好年、阿维菌素+啶虫霉等。

    2.4斜纹夜蛾

    防治最适期为3龄前幼虫可用敌敌畏,灭扫利、灭灵粉喷杀。

    2.5金龟子

    于早晨或傍晚在花上捉成虫,或用10%氯氰菊脂乳剂50倍液喷杀,或用灯光诱杀。玫瑰花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具备较高的经济及观赏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栽培面积愈来愈大。玫瑰花为丛生灌木,4年生株丛高150cm,丛幅达120cm以上,行内郁闭、行间交接,林丛下空气湿润,为食用菌的生长发明了较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浅畦栽培法,在玫瑰行间间作平菇、凤尾菇,利用玫瑰花天然遮荫,成本低、效益高,还可为玫瑰花供给有机肥料,形成良性循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材料

    菌种采取f1、侧5、凤尾菇;培养料用棉籽壳与玉米芯的等量混杂料,玉米芯用粉碎机粉碎,此后在混杂料中加入石膏2%、石灰1%、过磷酸钙1%、尿素0。2%、40%多菌灵0。2%,混杂均匀后,加水至含水量为65%。

    二、播种

    (一)整畦在4年生以上玫瑰行间进行。采取双行间作,行距50cm,菇畦宽50―70cm(视玫瑰行距而定),深15cm,长因地而宜。向菇畦内灌水一次,待水渗下后,在菇畦内均匀撒一层石灰粉消毒,中间与畦长方向每隔1。5m垂直排砖一行。

    (二)播种时间每年栽培两次,第一次在3月中旬播种,第二次在9月下旬播种。

    (三)播种方法采取层播法,料厚12cm,分两层播种。先在底部铺料3。5cm,用木板轻轻压实后,播第一层菌种,菌种厚0。6cm;在菌种上再铺料厚5cm,压实后播第二层菌种,加足培养料并压实。菌种量为培养料重量的1/10。

    三、管理

    (一)发菌阶段播种之后,料面立刻覆盖塑料薄膜,薄膜上盖土。三月份盖土厚5cm,九月份盖土厚7cm,节制畦内温度不超过28℃。此阶段约需25天。

    (二)出菇阶段涌现菇蕾后,立刻揭开薄膜,搭上塑料小拱棚,恰当盖上草帘遮荫。每天中午掀开薄膜两端通风10分钟,料面单调时,少量喷水。

    (三)头潮菇采收后第一次萌发涌现的蘑菇称为头潮菇,头潮菇采收后,还要培养二潮菇。先清理料面,去掉烂菇、死菇,将老菌皮用刀划破,晾两天后,喷水增湿,搭上塑料棚并恰当遮荫,其它管理办法同出菇阶段。

    四、经济效益

    用棉籽壳与玉米芯的等量混杂料作为食用菌的培养料,生物效率可达90%以上,每年栽培两次,每亩可产鲜菇70kg,纯收益可达1元以上,为单植玫瑰花收益的3―4倍。栽培食用菌的废料可作为玫瑰花的有机肥料,提高玫瑰花的产量,形成良性循环,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有关问题

    (一)播种时间3月、4月、9月均可播种菌种,5月、6月、7月、8月则不适宜播种,因此时气温太高,极易感染杂菌,造成烂料、烂菇。十月份也可播种,但宜早不宜晚,同时应留意后期保温。

    (二)培养料要选用新鲜无霉烂、无污染的培养料。培养料以纯棉籽壳为最好,但成本较高;棉籽壳与玉米芯的等量混杂料在生物效率上与纯棉籽壳差别不显然,成本较低,玉米芯又极易获得,因此生产上以棉籽壳与玉米芯的等量混杂料为宜。纯豆秸与纯玉米芯也可用作培养料,但收益较低,分别为以上收益的80%和70%;用纯玉米芯作培养料时尿素用量要增长50%。

    (三)管理菇畦一定要消毒,在有机质含量高及重茬地要先用多菌灵消毒并经太阳照晒两天以上,此后再浇水洒石灰粉。全部栽培期内,要时刻留意料面,及时消除被污染的培养料及感病的食用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