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5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1723:26:50

    (续上)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意思是说,天不可能因人而变,道也不会因人而变,而变的是人;人的变化如果违背了天道,比如失德于民,横征暴敛,则会引起天(自然界)的示警。

    所以,董仲舒得出了一个结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上.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做这种理解的不止董仲舒一人,魏征就劝告李世民说:“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人怨则神怒,神怒则灾害必生;灾害既生,则祸乱必作,祸乱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鲜矣!”(《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为了让李世民明白天人感应关系中帝王与百姓的互动关系,魏征还借用《易经》中的话劝诫李世民: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易经.系辞上》)

    2011-03-1723:32:16

    (续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是帝制国体政权继替基本原则,也是帝制延续2132年的重要思想基础质疑。

    它与天人合一、君子受命于天和仁政思想一起,构成帝制国体的最高不成文法——“宪法惯例”。

    实际上,帝制思想与王制思想均根源于中国人对天道和人德的理解。既连主张顺自然而为的老庄一派,也对君王之德提出过明确要求,即君王要顺天应民,上顺天道,下应民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

    君王修身蓄德,则人民便可安居乐业;如果君王失道又失德,将会导致天怒人怨,如桀如纣,百姓便要遭殃。

    所以,上到国君下至黎民,均应秉道守德,“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经》五十四章)。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和道家并没有太大分歧,孟子也曾经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君子受命于天的观念和思想,就其对帝制国体的支撑作用而言,主要价值在于积极地将道德仁政引入政治生活,人们并不承认帝王权力的永恒性,只承认品德高尚、睿智善良的人才有权统治国家,因为这样的人代表着自然的正义力量,能够建立起仁、义、礼、智、信的良好社会。

    正是得益于这一思想的支持,中国的帝制才能存在2132年之久,并不由于姓氏王朝的更替而改变国体的性质。

    2011-03-1723:36:05

    (续上)

    中国帝制国体的这种稳定性,与西方不断变换国体的做法构成强烈的比照。

    如近代法国,1792年国王因大革命而出逃,通过人民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2年拿破仑称帝(执政),结束第一共和国进入帝制时期;

    1848年2月巴黎再次爆发革命,并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4年之后的1852年,拿破仑三世复辟,第二共和国为拿破仑帝国所取代;

    18年后的1870年,拿破仑三世的军队向普鲁士军队投降,第三共和国政府建立。

    在将近100年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君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5次国体变更,这还未算上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公社的寡头暴政以及人民僭政,虽然最终法国确立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原则和理想,但直到1944年,法国女人还没有获得选举权,1789年著名的人权宣言所宣布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仍然只是对男人有效的原则。

    实际上,直到今天西方也没能在国体问题上形成一致意见,就如他们的先人在希腊时代有各种国体一样。原因何在?或许中国的民本政治能够解释这一点。

    2011-03-1723:38:24

    3、君为民立,民为君本思想及君民关系

    老子认为,如果不尚贤,民就不会有纷争;如果没有人喜欢贵重难得的东西,民就不会去偷盗;没有**的对象,民心便不会混乱,因此它嘲笑圣人治民的办法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三章》),以使民无知无欲。

    实际上,老子讥讽的是圣人而不是圣人教民的方法。

    换个角度来看,作为智者,老子已经从他所处时代(前600-前470年)的民与君的关系中,看到了礼乐教化功能的弊端。

    及至到了孟子的时代,由于各类僭主的出现,在官与民的关系中,出现了贵君轻民的倾向。是故孟子提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民本政治思想,以劝诫为君者要以民为本,行王道去霸道。

    2011-03-1723:42:01

    (续上)

    君为民立,民为君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帝制时代君民关系的基本原则。

    遵循这个原则的汉代文景二帝营造了40年(前179年-前140年)文景之治,使刘彻拥有足够强盛的国力可以荡平匈奴等边患,使中华一统的天下疆域扩展到千余万平方公里。同样遵循这个原则的李世民(627-650年在位)则开创了大唐盛世。李世民对君民关系的理解是: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有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民本原则的出现,为庶民反抗皇权暴政提供了道德合法性。

    这是对由王制向帝制演变过程中,“天下为家”逐渐取代“天下为公”观念后,有可能因私欲而膨胀的帝王权力的一种制衡。

    但它并不是近现代政治生活中众说纷纭的“民主”或者“人民自己管理自己”。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观念的虚妄性,也更加知性地认识到,对以群居为特征的人类来说,需要一个睿智善良且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天下,这不仅对天下之人来说是必要的,因为“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尚书.仲虺之诰》),对百姓来说也是有利的,即《春秋左传.文公十三年》中说的“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