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8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2315:43:23

    (续上)

    章炳麟为一专治朴学(按:小学)的著名国学家,年轻时以思想及行为激烈著称。

    从他批驳康有为满汉同出一源的理由来看,实欠周详。

    吕思勉认为,满清祖上为女真族,属于萧慎族后裔【12】,但这也只是博采史家之言而成其说,中华各族之间融合杂居错综复杂,要说清楚种族之别,实属不易。

    康有为之说未必正确,但断然否认东胡一族及后裔与汉族同出一源,大概也很难有确切的证据,这本来是可争论的问题,在未能清楚之前,假定满汉一源而免同室操戈,是谓善念,而一定要你死我活地去革其命,恐不能说是一个有正确信念的革命者,说其狭隘民族主义也不为过,除非摆明了需要混淆一下以利于革命的目的,否则言之“大去华夏,永滞不毛”,恐怕有失革命之境界。

    而所谓满汉平等,应体现在双立君主制这一观点,显然是误解了非单一民族之国家的民族平等之精神。

    章炳麟还将上院可否定下院议案,解读为如英国那样上院由贵族成员组成,因而可根据自己需要否定由汉人组成的下院的议案,更是对两院制议会之上院和下院职权及相互制衡的有意曲解。

    【12】王桐龄认为,满族属于通古斯族后裔;林惠祥认为,满族来源于东胡系、肃慎系,而东胡后裔之鲜卑族柔然部称为契丹,契丹之后裔为蒙古族;吕思勉认为满族为女真族后裔,属于肃慎系,这个女真族曾经建立大金国,与北宋对恃,后在南宋帮助下为蒙古族击溃,元明之交蒙古族离开中原返回草原后,是否与手下败将女真族有融合未知,故而满族来源于东胡系、肃慎系之说可争论。

    另,吕思勉认为,肃慎族之黑水部即为女真族,于1114年突然崛起,12年灭辽,后亡于蒙古族;其一部居长白山,400年后兴起为清,入主中原;其一部居黑龙江上游者为室韦,其别部唐时曰蒙兀,即后来之蒙古。

    2011-03-2315:48:23

    (续上)

    谨以此观之,可知革命者之年轻与易受激奋情绪影响的特征。

    它反证了康有为顾虑革命之破坏性后果,而反对共和革命之立场的相对合理性。

    因此,萧公权所做的“康氏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单纯忠君或主张君治之人”评价,倒是给了康氏一个公道。

    因为无论如何,一个致力于消除国界而为世界议会设计方案的人(康有为《大同书》),不会不知议会民主之价值,而仅仅为了保一个曾经支持过自己政见的皇帝而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反对革命,这绝不是康有为的本意。

    实际上,康有为的本意,在章炳麟驳斥康有为反对革命的檄文中,已经被明确地提了出来,这就是“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康有为,《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

    对此,章炳麟反驳道:

    “夫公理未明,旧俗俱在之民,不可革命而独可立宪,此又何也?岂有立宪之世,一人独圣于上,而天下皆生番野蛮者哉!虽然,以此讥长素,则为反唇相稽,校轸无已,吾曰不可立宪,长素曰不可革命也。则应之曰:人心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且勿举华[盛顿]、拿[破仑]二圣,而举明末之李自成。

    “李自成者,迫于饥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广西会党之侪也。然自声势稍曾而革命之念起,革命之念起而剿兵救民赈饥济困之事兴。岂李自成生而有是志哉!竞争既久,知此事之不可已也。虽然,在李自成之世,则赈饥济困为不可已。在今之世,则合众共和为不可已。是故以赈饥济困结人心者,事成之后或为枭雄;以合众共和结人心者,事成之后辟为民主。民主之兴,实由时势迫之,而亦由竞争以生此智慧者也。”(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011-03-2315:53:16

    (续上)

    章炳麟所论,反映了革命者之一般心态,即革命之目的正在于开民智,而非以民智之开为前提。

    这是将革命与共和等同视之的结果。革命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共和,但革命不等于共和。

    在革命者眼里,革命目的的神圣性,既赋予了革命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这一革命者擅长的逻辑,屡屡在革命中发挥着惊人的影响力,以至于可以革命之名,推行任何社会运动,而可不顾及人之生命之宝贵。

    华盛顿为了美国独立揭竿而起,后创立美利坚合众国,实为信奉合众共和革命者之楷模。

    但中国革命者并没有深究的是,华盛顿是为了美洲英国殖民者独立于母国而革命,而非为了共和而革命。

    同样章炳麟有意避开的问题是,拿破仑借革命之名兴起统一欧洲的战争,结果使法国成为欧洲的霸主而成就了自己的英名,但他对共和政体的贡献实不及他对共和原则的践踏来得明显。

    这两个被章炳麟用来证明中国革命之必要价值的例子,都以流血战争而开始,并以革命者或者反革命者的胜利而结束。

    而章炳麟用以证明革命之必要性的李自成起义的例子,则属于谋材不当。

    李自成因饥民而起义,并以造成更多饥民,且使汉族付出满清入主北京代价而结束。

    这次席卷全国的战争,造成了明末人口大衰减的惨剧【13】,曾使成功的起义者(不是革命者),因不具备刘邦、朱元璋之才,而使建立的短命帝制政权夭折。

    这本应成为章炳麟等自以为革命者警戒的例子,现在却成了论述革命必要性的例子(**1949年进京时曾以李自成自戒)。

    而真正算得上具有一些革命性质、且也是以反清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只被章炳麟列为会党一类,却颇有点奇怪。

    【13】中国在明初时,有人口近6000万,经发展,明末时有人口几近2亿,但经明末天灾及民变到明亡54年,人口锐减8000万以上,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才恢复到1.2亿口。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