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3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5-0511:57:00

    (续上)

    梁启超“国性”说的出发点,在于通过维护家庭伦理的道德本性,而使民族性得以保存,进而预防国家由于个人自由主义的影响而失去“国性”,最后导致中国社会的解体。

    但是,这一本质上与社会达尔文主义并不矛盾的论断,由于激进思想者对康有为提倡“孔教”的攻击,以及他们对国粹派坚持中国传统的批判,而使梁启超的“国性”论,遭到了激进思想者的批判。

    不过这种批判,除了激进思想者在话语权方面的优势之外,并不见得有多少说服力的理据存在。

    反倒是一次世界大战所暴露出的西方列强社会精神的破产,使梁启超看到了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导致的社会冲突的问题所在:中国重精神的传统与西方重物资享乐的传统相比,具有更加积极的价值。

    而其后,年轻的梁漱溟(1893-1988年)和熊十力(1885-1968年)加入到了这一弘扬中国重精神生活的新传统主义的阵营。

    而在此之前,留学归国的马一浮也完成了由西学向支持中国传统思想的转变,并共同以新传统主义的学术派别,展开了对传统中国思想,进行形而上研究的活动。

    2011-05-0512:03:20

    (续上)

    1922年,梁漱溟出版了标志着新传统主义取得重要学术成果的《东西文化及哲学》。

    梁漱溟将全部宇宙,看成为人的生活和意欲不断去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本,又赋予中国传统思想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将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

    称“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国其根本精神的”,与向前看和向后看的西方和印度文化有别;

    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伦理为本位,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比西洋文化要来得“高妙”,认定“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复兴”,认为只有以儒家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生活,才能使人们尝到“人生的真味”。

    梁漱溟并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因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应通过恢复“法制礼俗”来巩固社会秩序,并“以农业引导工业的民族复兴”(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梁漱溟为保卫中国文明和思想的完整性,而反对科学和民主,他宣称,人类的生活依赖着一种基本的精神,牺牲自己的精神而崇信外国的道德准则、思想和体制,是自损其命。

    正确的态度和做法,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发展自己的长处。因此,他与梁启超一起,号召国人“到东方去!”。【20】

    【20】参见:徐中约著,计秋枫等译,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2011-05-0512:06:44

    (续上)

    相反,胡适等西化倡导者,则高喊着“到西方去!”

    胡适甚至认为,中国不仅在科学方面落后于西方,在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体形方面都不如西方。

    而吴稚晖则骂梁漱溟是“十七世纪的无用之物”。【21】

    到东方去,还是到西方去,始终是新文化运动中坚持中国传统一方,与主张全盘西化一方之间,思想论战的核心问题。

    但新传统主义的出现,也使人们开始了重视传统文化研究和批判性地评价中国古代传统的工作。

    自从掀起“主义”和“问题”争论之后,胡适与梁启超一样,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探究了,这便是“整理国故”运动。

    而以钱玄同和顾颉刚(1893-1980年)为主的“疑古派”,通过研究古代典籍和历史,对部分历史的真实性以及孔子是否是典籍的编纂者提出了质疑【22】。

    整理国故运动,多少矫正了新文化运动早期对中国传统的彻底否定立场,但它与新传统主义一样,并没有能扭转中国人到西方去的思想潮流。

    而社会主义思想的引进,则是到西方去的另一个重要成果。

    【21】参见:徐中约著,计秋枫等译,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22】参见:费正清著,张沛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