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46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0910:57:09

    (续上)

    在**有关“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的理解中,并不认为这样的土地政策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即使家庭之间互助合作的经济(延安主张农户之间的互助合作),也顶多是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这一理解,已经隐含了未来社会主义经济的更激进的政策,即孙文主张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分配和管理政策,实际上仍然可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配和管理,只有突破家庭这个界限,土地为全社会所公有时,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农业经济。

    2011-06-0910:58:17

    (续上)

    **是一个战略家和务实主义者,他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论点,针对的是国民政府参政会已经启动的五五宪草修正工作。

    在蒋中正,这是巩固国民党由训政而宪政的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而对**来说,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巩固,意味着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将会被继续作为国民政府的一个地方政权而存在,且这个地方政权虽然因国共联合抗日而暂时得到了承认(国民政府承认的是延安边区政府,而不是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但**清楚一旦抗日战争转入反攻阶段,蒋中正是否会允许这个地方政权继续维持,是大有疑问的。

    而皖南事变和紧接着的第三次****,则证实了**担心的正确性。

    2011-06-0911:00:07

    (续上)

    在不确定的政治局势面前,可以为延安政权赢得生存空间的,不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而是孙文的三民主义。

    **将孙文在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所实行的联俄容共政策与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有关“全力助其开展”“农夫工人之运动”、“辅助其经济组织”,解释为新三民主义,而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前的三民主义称为旧三民主义。

    **的论述方式是:

    “这篇宣言(按: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

    “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的半殖民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2011-06-0911:02:11

    (续上)

    而就1924年1月23日发表的国民党宣言、孙文1924年1月20日提出《国民党改组问题》,及孙文1924年1月29日所作《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词》的内容来看,孙文并没有将他在1905年《民刊》发刊词首提的三民主义,与1924年国民党宣言郑重阐明的三民主义做“新”“旧”的区别。

    因此,**的解释,是将孙文自1923年以后所采取的联俄、容共、支持农工运动的政策,以“主义”概念作强调,严格来说,并不等同于孙文的三民主义,以民权主义为例,在宣言中解释的民权主义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民权……以……五权分立为原则,即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也。”【3】

    【3】程思远主编,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636-3640页。

    2011-06-0911:03:28

    (续上)

    不难看出,**用一个两步走的革命进程方案,企图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化解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激进思想与激进革命运动的担心,

    二是为保持自己革命目标的独立性和先进性,做了现时和未来的区隔,

    三是对蒋中正企图通过制宪会议,将三民主义作为宪制之基础从而合法地反对社会主义的用心进行批判。

    这个一鸟三石之论文的其他内容暂且不论,单就**想要达到的目的来说,基本上是实现了,至少成功地使左派民族知识分子,对**关于社会主义的温和性质放了心,并同时疑虑起蒋中正企图建立一个独裁政权的用心了。

    2011-06-0911:06:22

    (续上)

    蒋中正不可能不知道**的用心,正像**也十分清楚蒋中正意欲何为一样。

    这无疑加重了两人的猜疑之心。隔空交手之后,军事和政治的摩擦,便是相互试探强弱和底线的伎俩了。

    1939年-1944年日本一号作战计划实施之前,被**称为三次****的军事和政治冲突,便因此而起。

    而**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规模,也在革命阶段的次第演进中,快速发展起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