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57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7-0522:06:09

    【续上】

    有趣的是,在列宁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中,生产力占有着主导地位,即生产力的形态是认识历史社会的主要根据,生产关系处于被动的境地,因为外在于人心的生产力,有着自身演变的客观规律,并受这一规律所支配。

    此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原理,即运动着的物质,其运动的规律由着物质自身的特性所规定。

    而人只能认识这一规律,并按照规律的内在特性去利用规律,在物质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至多可以被理解为有意识地去顺从规律。

    而为中国文明所浸**的**,则毫不犹豫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解释为“两个相反的东西中间有统一性,所以二者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矛盾论》)。

    相信“相反的东西……能够相互转化”,就完全是东方宇宙观所肯定的事物之间的一般关系了。

    由此。**得出了生产关系有时可以起决定作用的结论。

    2011-07-0522:07:12

    【续上】

    **继续说道:

    “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获得了同一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矛盾论》)

    2011-07-0522:09:00

    【续上】

    “相反相成”语出班固《前汉书》之《艺文志》。

    本意是指:“诸子十家,……各引一端。……其言虽殊,辟如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班固讲“相反”,指的不是诸子十家之间的矛盾,而是它们之间的不同;讲“相成”,指的是不同思想都有其合理性一面,因而可以互为接济而不是相互废弛。

    但**借“相反相成”的字面意义,而用于举证辩证法的合理性,既不是对辩证法的正确理解,也不是对“相反相成”一语的合中文语义的解释。

    但这恰恰是**的思维特点,可以从不同中找到相同!

    正是这一思维特点,使**从马克思的辩证法中,找到了与中国心物一元论相通的逻辑:彼此不同的思想,在造反者的眼里,只要有利于去证明造反有理,便就相同了。

    2011-07-0522:11:11

    【续上】

    但仅仅如此,尚不足以证明对立着的事物,可以在相互影响中实现相互转化。

    这便要求再次去借助中国宇宙观中万事万物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法则了。

    用这个法则来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的关系,便会得出不同于列宁但也“差不多”是列宁的结论。

    这个**的结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作用,虽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马克思的结论不可动摇,但由于生产关系一定会反过来作用于生产力,所以,“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矛盾论》)

    这一不同于列宁的理解,不经意间,使**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