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72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8-2820:54:18

    【续上】

    在**的主张里,包含着他自己或许并不十分清晰的两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是知识教育的方法,一个是平等主义理想的执着信念。

    就知识教育的方法来说,**是知行合一论者,在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中,他更相信实践的可靠性,即相信知识与劳动的结合,可以防止知识分子脱离劳动人民及脱离社会实际,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中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一种潜意识的反抗,也是对旧知识分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因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2011-08-2820:56:26

    【续上】

    就平等主义信念来说,**自小就具有同情劳苦大众和弱者的品格,这是他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基础,也是他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地主富农的思想根源,同时构成了要坚决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建立以平等主义为原则的人民公社的思想基础。

    而在新中国的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对工人和农民子弟来说不平等的问题。

    在城市教育中,干部子弟和来自旧社会的工商业者的子弟,占据了重点学校的绝大部分学位,这使根据考试有资格就读高等学校的干部家庭、资产阶级和地主家庭的子女占65.7%,工农出身的比率为34.3%;更高一级的研究生中,工人、农民出身的比例分别是17.6%和6.0%。【24】

    而就城市和乡村而言,教育资源和经费在人均占有方面更是倾斜于城市。

    【注24】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226-227页。

    2011-08-2820:58:04

    【续上】

    这种教育状况,不仅代表着对平等主义原则的漠视,也涉及到修正主义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问题。

    因为修正主义的替代语,就是资本主义复辟;官僚阶级和富有阶层子弟与工人和农民子弟因教育而产生的社会身份差异,无疑为资本主义复辟提供了巨大可能性。

    所以,可以将“五.七指示”看作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要达到的建立新世界的主要政治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通过重新组建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秩序,将产生资本主义复辟的社会土壤彻底铲除。

    而党内一线领导成员**、周恩来、邓小平等人,1962年以后所采取的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之极左错误的各项措施,不仅不能制止社会差别的进一步加剧,也将由于事实上鼓励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用主义政策,而最终导致党内、文化领域内和全国范围内修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011-08-2821:00:05

    【续上】

    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后,**或许希望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温和的方式,去矫正一线领导成员的政策,但事与愿违,**尽管非常积极地投入到社教运动中,甚至在他身上也产生了极左那样的政策错误,但毛刘两人在社教涉及的社会矛盾性质和社教方法上的分歧,使毛失去了对**作为革命事业继承者的信任。

    与此同时,一线领导成员的发展经济的政策,不仅得到了党政系统的有力支持,也得到了来自旧社会的文化领域的学者们的支持。

    对年龄逐渐逝去的忧虑,使**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急迫感。

    而过去的经验告诉**,依靠军队的力量和年轻人的力量,来平衡或去反对党政当权派、消除旧学者思想的影响,是唯一可行的策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