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国体转型与共和之路——以新历史文化观解析近代史(连载)

正文 第79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0-0518:15:21

    3、土地的流变与回归

    正像**曾经正确认识的那样,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但是,曾经以“打土豪分田地”为主要动力的中国式革命,在取得政权后不久,便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将土地收归国有而剥夺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1978年发生在安徽小岗村的秘密分田协议及其随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实际上是农民对土地关系的部分回归:尽管农民没有土地的拥有权,但却可以直接使用土地。

    土地关系的回归带来的是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和土地生产力的释放,在之后不到3年时间里,便基本解决了合作化运动特别是公社化运动后困扰中国20年的吃饭问题。

    2011-10-0518:16:13

    【续上】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成功,直接导致1982年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政权,原来作为基层政权重要社会管制末梢的生产大队,也恢复了乡村自治的基本服务功能,使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突破了名义上的承包性质,而事实上拥有了除所有权之外的大多数土地权利。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协调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2011-10-0520:59:09

    【续上】

    但是,在截至2005年以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民除了从土地关系的回归中获得了解决吃饭问题的现实利益外,由于其他的农村社会关系并未实质性地得到进一步的改革,户口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农产品价格管理等还沿袭着改革前的政策,使得大多数农民仍然深陷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牢固藩篱中,并没能公平地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且一直在社会公共事务和政治权力体系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2011-10-0521:00:18

    【续上】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农民子弟进入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寻找发展机会的浪潮,是农民要求分享国家经济发展利益的自发性行为。

    但这种行为,从一开始便被城市群体视为等而下之遭到无情地诟病,离开土地的农民,甚至被称为盲流,而成为危害社会安定的左倾思维惯性责难的对象。

    2011-10-0521:00:54

    【续上】

    1992年以后,经济改革的快速推进特别是沿海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社会和收入差距,使更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加入到中国式工业化发展浪潮中,另一方面借着一年一度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员流动,逐渐改变了农民对于土地的生死依赖观念,开始谋求农村的工业化与商业化社会革新,在城乡之间季节性流动的农民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农民工。

    2011-10-0521:02:05

    【续上】

    然而,由“盲流”到“农民工”身份的变化,并没有使农民可以脱离在法律上并不属于自己的土地的牵拌,而自由地选择生活,而且,他们还要承担因承包土地所分有的社会责任:纳税、为国家供给低价农产品、承担农村公共事务花费。

    他们需要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而不管他们是不是可以合法地拥有土地。

    2011-10-0521:03:18

    【续上】

    这种法律上的尴尬,以及由此产生的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事实上构成了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阻力,因此便在这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于2006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并以免征农业税的方式缓解相对于城市高速经济增长而愈益加重的农民负担,并在2008年推出了允许农村农耕土地流转的土地改革新政,以稳定农村中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再一次使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向农民可实质支配土地使用权的方向回归,尽管仍然未明确放弃土地的社会公有法律地位。

    2011-10-0521:04:31

    【续上】

    在这一回归过程中,我们再次看到与私人财产权利回归同样的社会政治逻辑: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度并没有妨碍乡村农民对私人财富增长的渴望。

    他们在土地上不能获得的东西,可以在沿海城市的资本主义类型的工厂中获得。

    但他们对私人财富的追求,并不是为了获得西方民主国家所主张的自由和民主的政治权利,而是为了尽快用砖墙房子去取代土坯房子、窑洞或茅草房,尽可能地使子女接受更多的教育,以便他们可沿着古老的由乡村到城市的科举之路,凭借优秀的智力成就成功地加入现代城市生活。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