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当一个人只能穿越三次

正文 第九十三章 狠抓质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    <div id="bdastop" align=center>

    <TABLE border=0>

    <TBODY>

    <TR >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2">

    <script src="/js/2.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TD>

    <TD  width="360px">

    <FIELDSET

    style="BORDER-RIGH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TOP: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LEFT: #a6ccf9 1px dashed; BORDER-BOTTOM: #a6ccf9 1px dashed"><LEGEND

    style="BACKGROUND-COLOR: #e7f4fe"><FONT

    style="FONT-WEIGHT: normal;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60%;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 normal; TEXT-DECORATION: none"

    color=blue></FONT></LEGEND>

    <div id="bd3">

    <script src="/js/3.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FIELDSET></TD>

    </TR></TBODY></TABLE>

    柳风在仔细的考虑下自己的产业后,对自己的产业进行了规划,民生产品基本上自己是没什么必要参合一脚的,那个不是自己应该做的。(.dukAnkan.com读看看小说网更新我们速度第一)

    IT方面自己掐着思科、仙童、易趣、苹果四个公司,这已经足够了,等IBM的架构开放后,自己直接就杀出去,成立品牌机制造商,那么在国内IT市场上也就有这大量的客户群,基本上在硬件部分也不用做什么了。

    软件方面,自己主要集中在游戏方面,这方面没人能和自己竞争,随后自己把LIUNX放出去那么系统平台就有了,再到军用软件里插一脚,基本上也没什么需要下力气的东西了。

    飞机方面自己的安-225和安-124,在载重上合成本上的优势,美国是很难竞争的,非洲国家要买是一定会买自己的,摔了不心疼是最关键的。而且操作简单,不需要面对美国飞机那么多的电子装备。

    直升机方面,自己要和苏联谈一下,看看能不能拿到技术和生产线,不过现在是没必要去找不痛快的。

    自己再弄出个地效飞行器,基本上就差不多了,至于运十,主梁问题和电子元件问题在自己的芯片制造厂出来后,基本上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不过那个适航证就需要考虑了,不是一天能解决的。

    大推力火箭的研制恐怕要提上日程了,要早做准备,空间站和载人航天业要早动手,不过这个事情老邓会比自己着急的,他可是明白拿到氦3意味着什么,这个应该不用自己催促的。

    船舶方面自己还是集中在大型船舶方面进去搅搅水,吓唬下人就行了,自己的目标是拿出太空战舰的材料,剩下的老邓会解决的。

    文化方面自己要大力推进中国菜肴在世界的地位,在全世界建立中华饭店的连锁店,要形成中国文化的氛围。

    在电影方面自己可以把泰坦尼克号搬出来,扫一下美国人的面子,顺便建立中国的电影工业。

    不过文化方面政府的政策不改变,国内的市场基本是没戏的,这个方面自己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改变意识形态,老邓能答应吗?用脚想都知道。

    其他的以后再说好了,自己不需要现在考虑,先忙活这些。

    柳风卡按着自己的计划,想了想,硅谷的饭店一直没开张,只是针对易趣、仙童、思科公司的员工和易趣玩家开放。

    自己要造造势,正式开张,顺便去好莱坞收购一家电影公司。(准备自己制作影片,把班子先搭配齐了再说。

    不过自己要想去干别的,得先把这边的柳飞给安排好了。

    现在除了2间工厂在生产安-225外,剩下的5间工厂都是在生产安-124,目前,美国在安-225订购了两架,苏联租借两架,剩下的自己用。

    安-124的20架全部是苏联订购的,这20架后面还有15架的合同,看来苏联是在阿富汗感到不舒服了,现在是想撤都撤不了了。

    自己还得再开三个工厂,生产最简版的安-124,不过,不能叫这个名字,得改一下,就叫安-120,把能省的都省了,成本控制在350~400万美元,只带最简单的导航系统,售价定在700万美元好了。

    然后卖给第三世界国家,便宜又好用。

    柳风直接把主脑找出来,重新设计了安-124,然后把所有军用功能都去掉,保证了飞机的10000小时飞行时间后,直接命名成安-120图纸。

    原版的安-124的飞行时间可没有这么长,经过二战,苏联人发现一架运输机的最大寿命也不到1200小时,所以直接就规定了飞机制造时的寿命达到飞行时间2000小时就行。

    美国人则走了另一个极端,C-5B的飞行时间30000小时,所以它才那么的贵,700万对1亿6,相信穷困的第三世界国家会知道怎么选择的。

    给沈阳重工下了设备订单,32套生产安-120设备的制造订单,然后开始向中国政府下了20架安-120的零件订单。

    并详细的规定了接单工厂必须注明,并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上表明,凡是零件质量不合格的制造厂商将被永远逐出柳飞的制造供应序列。

    柳风可不想自己的飞机随便摔,那自己就不用卖了,顺便也提升下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国政府在接到订单后,到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直接就布置下去了,柳风看着他们这么轻松的布置下去,就知道上来的零件质量好不到那里去。

    那些军供企业应该还不会太差,但是普通国企就估计要完蛋一大批。

    不到一个月,首批零件到达柳飞,在主脑和工程师的检测下,成品率只有不到60%,柳风根本没客气,所有的不合格企业都被拉到了黑名单上,并直接在柳飞大门外的公示墙上直接公示。

    并对合格的企业拉到另外一面墙上,标明合格供应商,当然一些保密企业没有标注。

    随后,老邓就坐不住了,因为上面居然有不少军工企业,还没等说情呢,就被柳风直接顶了回去。

    “老邓,你记住了,我是资本家,我已经很给面子了,要是美国公司敢给我来这套,我就告的他倾家荡产,对你们我只是拉到黑名单就算了。”

    “另外,你这么大的领导,就是给这帮子拿了钱都不好好干活的人,专门擦屁股的?你没别的事情干了呀?用不用我帮你找点事情干呀?”

    “我付了钱,没有克扣一分钱的利润,还做不好,往好了说那就是没长脑子,往不好了说,那就是在往社会主义脸上抹黑。”

    “你还是去研究怎么保证质量不合格的别送来的好,这个名单我不会取消,我就是要让他们都明白,不合格的东西交货后会面临什么待遇,机会只有一次,过了就没了,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要不他们永远长不大。”

    老邓半天没回话,直接挂了电话。

    4月1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国内多家企业的零件供货出现问题,被柳飞退货,并将所有退货厂商拉到了大门口的黑名单上,并表示这些厂商将永远被柳飞踢出了供货商的范围。

    随后发表了老邓的署名评论,对中国政府交货给柳飞的零件成品率,居然没有达到60%给予了严厉的抨击,随后说明国家是不会为这种出次品的企业向柳飞求情的。

    柳风看了报纸撇了撇嘴,这个死老邓借自己打驴呢,连点广告费都没有。

    这件事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居然有一半以上人表示不满意柳飞的做法,并号召抵制柳飞。

    柳风则是看着报纸直乐,抵制柳飞?真是搞笑的很呀。

    随后一周,国内媒体之间争论不休,主要集中在出现错误是否允许改正的问题上,并要求柳飞不能一棒子把人打死。柳风看了报纸琢磨了下,还是放老邓一马。

    随后在4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上公布了苏联和美国进口的零件质量,100%合格,并宣布柳飞就算倒闭,都不会再把那种不诚信的厂商列入供货商名单。

    这下好了,大家都闭嘴了,没人在报纸上当反面旗手了,各方势力不过是想借用舆论,把自己再列回供应名单罢了,但是柳飞已经明确表态,就是倒闭都不搭理他们,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谁能让柳飞倒闭,大家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国家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随后人民日报提出了狠抓质量,保证生存的文章,在上到柳飞的黑名单的企业中有不少厂家都直接面临采购商的退货,并且在其他产品上遭到采购商的不同对待,检查的比别人的都严。

    已经有一家企业质量完全不达标的,已经被退货逼到资金链断裂的地步了,当地政府直接把所有的厂领导都撤换了,正在停产整顿。

    而一些这次没有被退货的企业,企业的订单瞬间爆满,工厂的订单都排到两年后了。

    随后的评论员评论道,质量问题是企业的生与死的问题,两种境遇表明了企业只有把好产品质量关,才能生存下去。

    随着柳飞的黑名单的增加,国内的企业没什么技术实力的再也不敢接柳飞的订单了,而一些有一定技术实力,并且在管理上能够跟上的企业借着柳飞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起来。

    到5月份,随着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车间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飞机的生产速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因为自动化生产而节省出来的人力资源,直接把柳飞的最后二个组装车间也启动了,专门生产安-124。

    这样一来,除了一个发动机制造车间,剩下的9个车间两个是生产安-225的,7个生产安-124的。

    并且,安-124已经有成品12架,生产周期也缩减到半年左右,一年的产量提升到50架左右。

    在和西方石油的哈默沟通后,哈默表示现在在没有能力购买全部股份,柳风提出要将出售给苏黎世银行,哈默沉默了好长时间后答应了。

    柳风把苏黎世银行的安德森约到了柳飞,正式向苏黎世银行提出了出售西方石油的股份,这个时候,油价已经涨到38美元/桶了。并且还没有涨停的信号。

    柳风油田的最终储量报告也出来了,大概在12亿吨以上,总储量在96亿桶以上。柳风的份额在20亿桶左右,那就是价值在760亿以上。

    对于一次吃进如此之大规模的油田,苏黎世银行最后决定全部拿下,因为随着两伊战争的久拖不决,石油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已经几乎没有了。

    最后,苏黎世银行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吃下了柳风全部的股份,这样一来扣除原先的60亿美元的贷款,柳风手里有了340亿美元的资金可以动用。

    在完成交易后,柳风向中国政府递交了申请,继续在柳飞向北占用土地,继续扩大规模,扩建20个大型组装车间,并扩建机场和仓储货运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