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飞向远方的柳絮

正文 第八十章 古风设乡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nbsp;   (123456789)(123456789)李梅梅在为小学校选址的时候,并没想这么多,只是觉得这个地方够大。123456789123456789现在经丈夫一提醒,也想起当年自己是在这个地方,把一切献给徐立新。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几年,虽然自己已经不是青chūn年少,心里依然澎然而动,不好意思的说了徐立新一句:也不分场合,傻样。

    徐立新哈哈笑起来。在场的人基本都不知道徐立新和李梅梅过去的事,也不知道这两口子因为什么**,只好附和着笑着。

    为学校奠基规格比为工厂奠基还高,县长专程赶过来助威。无论商场还是官场都讲场面走程序,当然是县长先讲话,主要是褒赞徐立新致富不忘家乡,回报家乡父老的善行。接着是李梅梅汇报工程概况,及投入资金,完成时间。最后是请徐立新讲话。

    徐立新用眼睛扫一下会场,与自己同龄以上的人都熟悉,比自己小的,特别规规矩矩站在自己跟前的小学生,几乎都不认识,真是应了那句“儿童相见不相识”,叹息后又觉得激动。乡亲们眼里透出感激,透出羡慕,透出赞赏。

    李梅梅了解丈夫心情,用手轻轻的捅一下徐立新,小声提醒:说话啊!

    徐立新如梦方醒:啊?啊。我太激动了,哈哈。

    “哈哈$淫荡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哈哈”台下乡亲也都善意笑起来。

    乡亲们啊,这排场太大了,我怎么受得起。我做什么了,不就是盖个学校吗?修条路吗?徐立新这几句情真意切的话,让乡亲们感动,会场上静悄悄的,只有风撕彩旗发出的声音。

    徐立新接着说:农村苦啊,我离开村里这些年,几乎没什么变化。我徐立新是吃村里土地长出的粮食长大的,是喝村里的井水成长起来的,到什么时候我也不会忘记我的根在沙坨村。123456789123456789说到这里,徐立新停顿一下:多亏党的富民政策,让我在商海中掏到几桶金,也让我有机会回报家乡养育之恩。盖学校是让我们的孩子都学习好,即使是做农民,也要做个有文化的农民。修路是为了让乡亲们走出村庄,走出一条致富新天地。建工厂是为了让村民一起致富。这即是我的最大心愿,也是全村父老乡亲的心愿。

    会场上响起一片掌声。

    徐立新继续说:我家梅梅也总惦记乡亲,她经常和我说在村里插队时候,吃过谁家的饭,喝过谁家的水。总惦记着回报乡亲,当她听说要给村里建学校修公路,主动要求监管工程。还给我下令说“徐老二,既然我们已经出资了,就要给村里修一条最好的公路,建一个最结实最暖和的学校,不准舍不得钱。”你们说,夫人下令,我敢不听从吗?

    “哈哈”“哈哈”“徐老二怕媳妇”和徐立新熟悉的人一齐起哄,大声呐喊。这喊声没有轻视而是感谢,这喊声不是调侃还是感谢。

    徐立新要的就是这样结果,这是农村领袖的象征。说明他虽然离家多年,依然是核心。徐立新装着温和的样子说:哈哈,怕就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和别人说不怕可以,和你们说没用,你们知底。

    李梅梅听着丈夫的话,眼泪差点掉下来。知道丈夫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说心里话,李梅梅差不多把这片土地忘没了,要不是逢年过节回来看望公爹和公婆,她不会再踏进这个村庄,当然更不会把这么多钱投在这儿。丈夫决定为村里办公益事业时,她心里还很不快。只是公司是丈夫的自己说了不算,只好听之任之。这些天,她在乡亲们不停的赞誉声中,开始反思这钱花的值不值。123456789123456789

    想一想丈夫有钱后的行为就觉得心酸,这到不是徐立新苛刻,不给李梅梅钱花。相反是徐立新可着李梅梅花钱,她想什么就给买,喜欢什么就给钱。不但如此,对待岳父母甚至那个不争气的小舅子,徐立新也是一掷千金,毫无怨言,甚至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在这一点上,李梅梅满足,也不敢不满足。因为父母的消费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的,特别是刘琳琳,自己有钱时候不舍得花,花起徐立新的钱一点也不心疼,有时候好像是解气一样乱花钱。李梅梅都看不过眼,严格控制母亲这种消费狂似的花钱方法。

    遇到这种情况,徐立新却经常劝阻李梅梅。李梅梅最喜欢徐立新劝说自己的情景,真温馨,真男人。

    徐立新常常是耐心听完李梅梅的牢**:这老太太,和钱有仇似的,想什么买什么。今天又去商场,买一堆,我看了,大多数没用,钱到花不少,刚才又要钱,真是不花自己钱不心疼。

    这个时候,徐立新常常站起来,走到李梅梅跟前,一手搭在她的肩上,一手抚摸她的脸:老人都多大年龄了,花就花点,你二哥这么大公司不是她能花穷的。花,你让她花,别限制,不够和我说。要不咱们给她一个现金卡,让她花个够。

    李梅梅感动地半抱着徐立新的腰,轻声说:二哥,你真好。然后拒绝徐立新的提议:现金卡还是免了,那样的话,咱妈敢把百货大楼买下来。还是她花多少,我给她多少,这样她也许有点节制。

    徐立新在家庭事上很倚重李梅梅,当然也会听她的意见:你看着办。只是别为钱的事和老太太生气,你弟弟现在也老实了,别让他缺钱啊。

    在感激徐立新的同时,也有让李梅梅闹心的地方。徐立新成为富翁,围着他转的女人也多起来,这种情况男人想不花心都难。丁晓基本是公开跟他的女人,还有一些不公开的,谁知道有几个。在这方面,李梅梅还真得感谢丁晓,要不是她在公司严防死守的话,徐立新能养几个女人还真说不好。

    从这点看,与其让徐立新把钱花在女人身上,还不如给村里盖学校修路,不但积累口碑还能积yīn德。

    想开这点,李梅梅就全力支持徐立新在沙坨村的公益事业。现在听丈夫夸自己,想一想自己这些rì子的辛苦,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但是她觉得应该制止丈夫,毕竟场合不对,她轻轻地打了徐立新一下:都是领导,说点正经的。

    好,好,我说正经的。徐立新仿佛真的怕媳妇一样: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我要回乡办厂,等工厂办起来,咱村的人优先录取,表现好的,可以调到总公司。当然,我公司管理的比较严格,如果在工厂不好好干,那对不起,就是我亲爹也不行。徐立新觉得最后这话说的有点唐突,小声问李梅梅:咱爹来没?

    徐福顺真没在现场,不但他不在现场,徐利国也没在现场。他们是按照徐立新吩咐,正在家里准备宴会。

    “哈哈,哈哈,你也知道怕个人。”台下又是笑又是喊。

    县领导和乡领导都让徐立新的真诚神态逗乐了,心想如果这小子当主持人,肯定能红。

    徐立新看看手表说:乡亲们,学校奠基时间要到了,我不多了说,看我今后的表现。中午大家都到我家吃饭,到时候我再给各位敬酒。

    接下来的程序为学校奠基石添土,徐立新先添第一锹土,鞭炮声随着徐立新第一锹土扬起,响遍小村庄。

    奠基结束,各级领导婉拒徐立新的邀请,离开沙坨村。

    徐立新要宴请全村人,有点效仿古风成名后答谢乡亲的惯例。徐立新在于勤的陪同下,回到家里。院里正在忙活的十几个人,看到他们进来都纷纷打招呼。

    中午,宴会正式开始,屋里摆十来桌,院里摆有三十多桌。能够坐在屋里喝酒的,当然都是村里有身份的人,不是长者就是有点声望的人。院内以妇女儿童和晚辈为主。

    说是请全村,那是不可能的,这个村一千八百多口人,就是流水席也得吃一天,顶多每户来一个代表。当然近支亲戚可能来的多些。即使这样,也有四五百人,很壮观。

    宴会也有程序。第一程序是祭祖,徐福顺带头给祖宗牌位敬上猪头,一盘大馒头,五盘荤菜,五盘水果,五杯白酒,然后点上高香,跪在地上,嘴里念叨:各位先人,爷爷,爹,今天徐立新功成回家谢乡亲,请你们保佑孩子平安发大财。

    当他们从厢房出来,事先安排好的人点燃鞭炮。

    等徐家人都入座后,主持人拿着话筒喊:徐家宴请乡亲酒会正式开始。下面我代表乡亲读谢词:

    滚滚辽河,孕育群芳。沙坨村庄,风水吉祥。

    徐府立新,纯朴刚强。勤劳致富,衣锦返乡。

    翻建学校,功德无量。修筑公路,子孙福享。

    遍打机井,旱魔伏降。养老补助,晚年安康。

    摆酒设宴,宗祠披黄。善心义举,永民流芳。

    恭祝徐府,子孙兴旺。财源广进,出侯拜相。

    徐立新听完主持人的答谢词,心里美。这是谁写的,这么好,事后打听打听这是谁写的,好好赏他。

    abcdefgabcdefg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