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专诺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蒙山军

正文 第二十八节阶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从周毅的院子里出来,隔着道垂花门就是当初郑家的主院,现在仍是蒙山军司令部所在。正屋五间,三间做了参谋处的作战室,布置了沙盘和地图。西厢住着参谋处的人,东厢是厨房和餐厅,南屋住着警卫,隔出一间设了禁闭室。

    禁闭室现在关着江云。龙谦朝南房望了一眼,一名背着枪的卫兵在禁闭室门口踱着步,看见龙谦,立即打了个立正。龙谦收回了去跟跟江云谈谈的**,转身进了自己的卧室兼书房。

    回到屋里没五分钟,小薛跑来报告说陈庄主求见,龙谦“哦”了一声,“请他来吧。”他以为陈超一定是跟他说肃奸的事。自与陈淑定亲,与陈超见面的次数反而少了。

    “陈先生,”站在正屋台阶上的龙谦看见陈超由丁小富陪着从东面那道门进来,轻轻地叫了一声。

    “你回来了……淑儿要来,我没让。听说了那档子事,她担心的很。”陈超进得屋来,一屁股坐在龙谦的书桌背后,“退思,你太大意了。”

    龙谦为陈超沏了茶,“我命大。没事。咱不谈这个了。对过去了。好久没下棋了,咱俩来一盘?”说着蹲下从书桌下拎出一个树墩刻的棋盘,又拉开抽屉里摸出一副贝壳做的棋子。

    “棋具的主人是抱犊崮的一个首脑,被我枪毙了,就是一次十六人的那次。质量还不错,连打仗都带着。估计是个棋迷。有时想,要是留他一条命,或许我在棋盘上赢不了他……”

    陈超凝视着棋盘,纵横十九道线条已经磨损的有些看不清了,说明这幅棋盘已经用了很久,或许被枪毙的那个土匪头目也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此物。

    器物的寿命其实超过了人……最脆弱的,就是万物之长的人类。

    龙谦将黑子推给了陈超。执黑先行是下手的棋份,陈超如今已是龙谦的长辈,这样就有些无礼了。但陈超的棋力至少差他一先甚至更多,执白根本没有获胜的希望。

    “退思。你不准备追查下去了?”陈超并未在意龙谦的举动。捻起一颗黑子,不假思索地拍在右上角星位上。

    “不,一定要查出来。后脑勺被人顶了一把枪的感觉太不好了。”龙谦应了左下角小目,“但我怀疑。泄密者根本就不是我部队上的人。知道我去峄县的人多了。就连你陈家崖的村民也知道。那天我出发时。还在寨门口遇到狗剩老兄,他还问我去哪里……”

    “这个我可不知道。”陈超呆了下,捏着棋子的手便悬在了空中。完全想象不出陈狗剩会告密。

    “当然不是他。越之先生,”自与陈淑确定关系,龙谦并未改变称呼,也不好改变,“你觉得社会上存在阶级或者阶层吗?”

    陈超将棋子落下,思忖了片刻,“当然。”

    “那,您属于哪个阶级?”

    “这,这如何知道?”

    “几十年前,有两个德国人搞出一套学说,简单地说,就是将人分成了无产者和有产者。陈狗剩肯定是无产者,你呢,就是有产者。将这套学说引深一步到中国,大概可以分为官僚、大地主或大资本家、小地主或小商人,自耕农、雇农或雇用工人。”

    “这么分啊……有点意思……”陈超摸着下巴,“那我就算是小地主阶级了吧?”

    “差不多。郑经肯定是大地主阶级。既然存在阶级,那么阶级间就存在斗争,这就是引发社会各类矛盾的根本。要想我们古人所说的那种大同,就必须消灭阶级。”

    大同?陈超禁不住吟哦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消灭阶级就能实现大同?那要杀多少人?”

    儒家经典描述的大同之世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但陈超却是 第 232 章 了。至于说不懂办实业,不懂就学嘛,想把鲁南搞好,非走这条路不可。实际上你可以联系下朋友们,像萧观鱼、申无病这些人手里或多或少都有些闲钱,不妨集中起来办厂子。我让大卫回国也是办同样的事,等大卫回来,我们会兴办一批实业,比如发电厂,炼铁厂、纺织厂、火柴厂、药厂等等。没有实业,无法养兵,百姓也不会富起来﹍﹍”

    “谈何容易﹍﹍”

    “只有将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转移出去,转移至工商业,百姓才会致富。光靠种地,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另外,我还想搞一个大范围的,详细的社会经济调查。”

    “调查什么?”

    “内容多了。人口,土地。商业,工业,矿产,交通,水利,都想调查一番。只有摸清了情况,办实业才不会赔本。就是农业,也应当搞清楚咱们这儿适合种什么吧?比如本来适合种棉花,却闷着头总是种粮食,这就不划算。棉花用来深加工。比如防线织布做成衣。利润肯定比种地强。再比如种油菜,榨油去卖,也比种地强。”

    陈超凝视着龙谦,“道理是不错。先不说棉线布匹和油能不能卖出去。不种地了。吃什么?”

    “买粮食来呀。多简单的事。适合种粮食的就种粮食。适合种经济作物的,就种经济作物。咱们将厂子办起来,将农民变为工人。每月发给工钱,他们手里不就有钱了?就说种地,也是有学问的,品种那么多,适合种什么,怎么种,都是大学问。别看有的人种了一辈子地,光是知道浇水施肥,却不一定懂得他的地更适合种什么。是不是?”

    “退思你的脑袋里每天都在想些什么呀﹍﹍”

    俩人正聊着,小薛再次进来,“司令,曲致庸回来了。”

    “曲致庸?”龙谦一时间没想起是谁。

    “去年咱们在北京打仗。他和郑小毛陪着罗秀才去了西面,是你下的命令呀?”

    龙谦一拍脑门,“嘿!六队的小曲嘛。那罗秀才呢?也回来了?”

    “没,就是他一个人回来了。”丁小富道。

    “人在哪儿?快带他来。”

    曲致庸是蒙山老兵,春季在赵家楼打阻击负了伤,没有跟蒙山军主力走,留在了根据地。陈超根据龙谦的信安排罗同秀去敦煌,封国柱挑选了曲致庸和郑小毛护送罗秀才万里西行,这一去就是小一年了。

    “司令,总算又见着你了。”风尘仆仆的曲致庸进得屋来,利索地给龙谦敬了个军礼。

    “好兄弟,幸苦了。”龙谦上前狠狠地抱了曲致庸一下,“情况怎么样?快说说。”

    “嗯,这是罗秀才的信。俺也不知道咱大队早已回来了﹍﹍”曲致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看过曲致庸带回来的信,听了曲致庸的讲述,龙谦和陈超总算知道了失去联系近一年的三个人的行踪和遭遇。敦煌的事情办的比较顺利,他们一路顺利地找到了三危山,那个看守石窟的王道士确有其人,藏经洞早被王道士发现了,并且报告了当地县衙,但无人理会。罗同秀顺利地与王道士建立了友谊,罗不同于目不识丁的王道士,看过那些卷子,意识到其中的价值。给了王道士一千两纹银,算是从王道士手里接管了石窟的“管理权”,现在王道士已经离开了敦煌,据说是回湖北老家去了。王道士走了后,罗秀才与曲致庸和郑小毛商议,花钱雇人修理破败的庙宇和洞窟,每天都钻在洞窟里欣赏研究那些卷子,乐此不疲。搞了一个月,怕家里担心,派了曲致庸回来,还带了几卷罗秀才挑出的卷子。

    “我不是让他都封起来吗?”龙谦着急地问。

    “封了大部分,也整理出一部分。司令你不知道,那里都快塌了,破败的不像样子﹍﹍”

    曲致庸从包袱里取出一捆用黑布包着的东西,陈超急忙接过来。

    “那些都是极为宝贵的文物!你们当然不懂。就是罗秀才,也未必知道其中的价值。嘿,嘿,”龙谦转身给曲致庸倒了水,“当地官府和百姓对于你们接管石窟,有什么反应?”

    “有屁的反应!”曲致庸接过杯子大口地喝水,“连个鬼都见不着。罗秀才倒是去县城去了,是小毛陪他去的。狗官收了礼,什么都不管了。”

    “啊,退思,你看,都是古诗,我从来没见过﹍﹍”看到卷子,陈超就放不下了。他毕竟是在科举制度下严格训练出来的举人,文字功夫不算一流也颇有功底,立即意识到其中的价值,“真是无价之宝啊。”

    “致庸兄弟,你立大功了。我要给你记功!还要派人去,切实保护好石窟﹍﹍”龙谦接过卷子看了几眼,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

    “对咱蒙山军,有啥帮助?这些书卷,很值钱?”曲致庸凑过来看。

    “值钱!太值钱了!不过不是为咱蒙山军,而是我咱国家,为咱后代!对了,老罗有家信吧?这样,你陪陈先生去趟罗秀才家,赶紧给咱秀才娘子报个平安。对了,小毛就是郑家庄人,也告他家里一声。”龙谦笑着对陈超说。

    这是自然,作为罗同秀的好友,将此喜讯报告给其家人是自然不过的事,陈超应了一声,“好事,吾这就去。不过,退思,你应该﹍﹍”陈超努力将半截话咽到了肚里,跟着曲致庸出去了。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